中国新闻网 2024-09-29 15:10:15 34.7万 中新网北京9月29日电(记者 上官云)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亦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仁”的思想,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等等,都为人们提供了优秀示范。
很多不了解孔子的人,一听说他提倡的仁义道德就对其嗤之以鼻,认为孔子很迂腐,是一个书呆子,光只会讲满口仁义道德,就喜欢用道德来绑架人的言行,对其很反感,其实如果你了解孔子一生的经历和儒家精华的话,你会发现孔子是一个万中无一的“人精”。
在封建社会,孔子的解释权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孔子曾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君主要像君主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好的君主的标准是什么,好的臣子标准是什么,孔子在这句话当中并没有给出详细的答案,这就给了后人解释的空间,汉朝董仲舒就抓住了这个空档,提出了君为臣纲,意思是大臣要无条件地服从君主,从此进一步地巩固了皇权的地位,但同时也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完全沦为了封建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稳定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