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打假”与“维权”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在本年度“3·15晚会”上,瘦肉精羊、名表维修猫腻、老人手机陷阱、搜索之“病”、个人简历泄露等,被一一曝光,令人大跌眼镜。
3月15日晚8时,央视3·15晚会如期开播,本次晚会主题为“公平守正安心消费”,共曝光了13个行业乱像,包括直播运营、网络直播带货欺诈、口碑营销公司操纵搜索结果、“免费WiFi”App暗藏陷阱、校园门口抽奖游戏横行、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食品造假问题、软件捆绑下载安装、骚扰电话、儿童智能手表成“行走的偷窥器”、电动自行车违规提速、电线电缆安全性能不达标、医美行业乱象等。
又是一年“3·15”晚会,又一批黑心商家暴露在聚光灯下。制造水军的“主板机”,梅菜扣肉里的“糟心肉”,不防火的“防火玻璃”,不能灭火的“灭火器”……今年晚会曝光的问题触目惊心,涉及数据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金融安全等领域,凸显了晚会主题“共筑诚信 共享安全”的重要性。
记者16日从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获悉,央视3·15晚会曝光“被操纵的口碑”事件后,上海市场监管部门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对晚会曝光的深圳英迈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珍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客羽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牛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顶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五家涉事企业开展调查。
在我个人看来,今天各大网站发布的消息,比昨天公布的信息至少多了这么些内容——封面新闻显示,2021年底,一审判决认定王女士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重庆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中关于散装食品在包装上标识相关信息的强制性规定,案涉产品属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