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武汉工程科技学院西门外新开了一家 “有家”鞋吧,该校珠宝与设计学院大三学生岳昭臣每天除了上课就呆在店里洗鞋子整理鞋子,一天下来能有三十多双。岳昭臣是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名95后大三男生,性格倔强的他没有听从父母的安排,而是自己创业开了一家美鞋吧。
在琉璃厂附近的一条全长不到60米的狭窄胡同里,藏着一位从事制鞋行业三十多年的手艺人张国庆。张师傅的手艺大部分来自家传,他的父亲母亲是新中国的第一批制鞋工人,没考上大学又找不到如意工作的他心有不甘的遵从了父母的安排,学习做鞋的手艺。
“为民服务,有我!”“乐于助人,有我!”“爱心奉献,有我!”……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他们脚踏实地、乐于助人他们就在我们身边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书写不平凡的故事他们是大家身边的榜样今年65岁的郭翠梅是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巴彦高勒镇粮台村七组的一名共产党员。
这只黑白相间的皮鞋,是一只长度仅有9厘米的“微型皮鞋”。接下来,刘睿还要给这只缩小版的皮鞋加上鞋中底和鞋大底。过去的两年间,刘睿与他的师父彭仕增完成了极具56个民族特色的56只“微型皮鞋”。这只黑白相间的皮鞋,是一只长度仅有9厘米的“微型皮鞋”。“可以说是因为爱情,我开始学习皮鞋制作手艺。”刘睿说,他爱人的脚型有些特殊,前脚掌比较宽,为避免挤脚,只能买大一码的鞋子。穿“大鞋”很不方便,时常会摔跤。在刘睿待业在家时,爱人鼓励他去学做鞋,学一门手艺可以养家糊口,还能为家人制作舒适合脚的鞋子。刘睿开了一家工作室,除了创作“微型皮鞋”外,还对皮鞋进行修理、维护和私人定制,服务他人。
Korony手工鞋Marcell Mrsan是一位集实力与智慧一身的鞋匠大师,生活在佐治亚洲大西洋沿岸的港口旅游城市赛凡纳。Marcell 家族制作手工鞋的历史已有近200年,对于制作手工皮鞋的手艺Marcell 从小就耳濡目染,到Marcell 已经是第6代传人。
“鞋”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不只是要好看,还要能平稳地承载身体的重力。鞋若不合脚,不仅穿得不舒服,还会影响健康。这次介绍的张国庆师傅,曾任北京国营大鞋厂的生产部长,还得过全国技术比赛第二名。他以三十年的老经验,为各种不同需求的人打造出合脚、舒适又美观的好鞋。
天山网讯(记者顾新勇报道)从一名皮革厂的下岗工人成为新疆伊犁如今最大的手工皮鞋制作商,俊荣鞋业的老板白先俊和妻子陈晓荣的创业历程充分显示了自主创业者奋发自强的创业精神。7月8日,记者采访了白先俊,听他讲述了和妻子创业的故事。1997年白先俊和妻子从原州皮革厂下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