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木棉红,像千万个绣球缀满枝头。广西百色靖西市,木棉掩映间,37岁的王秀芬正纤手绣彩球。人称“绣球女儿”的她,是靖西市绣蕴坊绣球文化有限公司总工艺师,依靠电商发展绣球事业,带动当地妇女就业,将十六载芳华绽放在一针一线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 练才榕 说起绣球,很多人都会想到电影《刘三姐》中,壮族少女刘三姐一边吟唱山歌,一边深情款款地将绣球抛给心上人阿牛的经典画面。2012年,靖西壮族绣球制作技艺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好手艺98】靖西绣球讲述人:广西工艺美术大师、靖西壮族绣球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秀芬绣球,是我国民间常见的吉祥物。说起绣球,很多人都会想起电影《刘三姐》中,吟唱山歌的刘三姐深情地将绣球抛给心上人阿牛。广西靖西壮族绣球,做工精细,颇受欢迎,迄今已有数百年历史。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黄慧仙 施雄风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旧州村是个远近闻名的“绣球村”,享有中国“绣球之乡”的美誉。4月12日,“相约三月三 浪漫广西行”全国重点新媒体看广西主题采访团走进绣球村,在西南边陲的这座村庄,感受绣球的非遗魅力。家家户户房檐下挂着绣球。
【来源:中国新闻网】8月27日,在广西靖西市旧州街,当地绣球制品受到游客欢迎。旧州街有500余户人家,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绣球。靖西是“中国绣球之乡”,靖西绣球已有800余年历史。如今,绣球成为当地文化产业致富的“吉祥物”。
3月6日,记者从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2025年柏林国际旅游交易会于3月4日至6日在德国首都柏林举办。广西文旅亮相展会,向国际旅游业界展现了广西奇峰秀水的自然风光、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蓬勃发展的文旅新风貌,成为本届展会中国展区的焦点之一。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谢洋 王羽璋)靖西市位于广西西南部,地处中越边境,因制作绣球而闻名,被誉为“绣球之乡”。说起绣球,很多人都会想到电影《刘三姐》中,刘三姐一边吟唱山歌,一边深情款款地将绣球抛给心上人阿牛的经典画面。
七夕是颇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而绣球则常被视作爱情的信物。8月7日,在七夕到来之前,《恋与深空》开启“靖西壮族绣球”联动活动,携手靖西壮族绣球制作技艺代表传承人黄肖琴和赵金玉、靖西壮族博物馆馆长卢山,从游戏内融合还原到游戏外科普宣传,让全球玩家感受中国非遗之美。
中新社广西靖西9月3日电 题:壮族爱情信物赶新潮 小绣球闯出大市场中新社记者 黄艳梅走进广西靖西市新靖镇旧州街,如同走进一座“活的壮族博物馆”。这里奇峰秀美,山水如画,民俗风情浓郁,随处可见绣球元素。当地民众穿着民族服饰坐在家门口缝织绣球的场景,成为一道独特风景。
近年来,广西靖西市生产的绣球作为馈赠宾朋的精美礼品和旅游纪念品,销往全国各地,并通过电商平台出口到东南亚等地,成为助推当地旅游文化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广西靖西市素有“中国绣球之乡”美誉,生产的绣球精巧美观,表面绣有各种纹样,绣球内部可填充香料或中草药,富有民族特色。
活动现场。朱珏摄人民网南宁1月19日电 (冯肖慧、实习生朱珏)1月19日,2024年靖西市“靖绣臻品”公共品牌发布会在南宁杉杉奥特莱斯南广场举行,现场正式发布了“靖绣臻品”公共品牌并为靖西市桂糯食品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授予“靖绣臻品”公共品牌授权书。
8月27日下午,在广西百色靖西市新靖镇旧州街,“00后”姑娘梁炜莹正在靖西市绣蕴坊绣球文化有限公司的绣球工坊里制作绣球。她检查了从本地“绣娘”那里回收来的绣球瓣,分别用不同颜色的丝线绣上花卉和图案,动作细致老练。
中新社百色1月16日电 题:壮乡千年非遗古韵添今风 成中外年轻人“新宠”作者 张广权临近春节,走进广西靖西市绣球工坊绣蕴坊,各式精美绣球制品琳琅满目。工坊内,五彩斑斓的丝线、绸缎摆满桌面。绣娘们神情专注,双手上下翻飞,丝线在指尖舞动。
中新社百色7月4日电 题:感受中越边境小城的“浪漫产业”作者 陈秋霞82岁的壮族居民黄肖琴针线不离手,每天都会搬着小板凳,坐在家门口做绣球。虽身处山村,她的绣球却远销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黄肖琴家所在的靖西市新靖镇旧州村被誉为“中国绣球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