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后我迅速进入角色,走村串户熟悉情况,一段时间下来,我走遍了村里的条条村道,其中进入合心社的一条一公里左右的道路让我非常疑惑,这条道路两侧树木比较葱郁,落叶应该比较多,卫生状况也应该要差,但确异常干净…
穿过一座古朴的桥,桥下是碧绿清澈的铜山溪,微风徐徐吹皱荡漾的溪水。在衢江区杜泽镇文林村村口,临溪种着几株小树,嫩绿的叶子在阳光下显得耀眼。村子里挺干净,道路上也看不到脏兮兮的垃圾。64岁的朱林泉刚清理完村庄里的垃圾桶,将桶内垃圾运到专门的中转点去。
水母网7月17日讯(YMG记者 刘晓阳 实习生 徐一丹 通讯员 孙殿仙)每天清晨4点,人们还在睡梦中,这时栖霞市庙后镇骂阵口村94岁的离休干部姜香亭就早早起了床。他拿起大扫帚,首先清扫自家的院落,再出门清扫胡同,接着他又来到又宽又长的东西大街,默默地清扫卫生。
天山网讯(通讯员赵海琴 周峰报道)在大多数人眼中,扫马路是一件又脏又累的苦差事,然而,今年76岁的巴里坤县花园乡花庄子村四组村民李守奎,却不论寒冬酷暑,16年间,坚持义务清扫村里的9条近10公里的村间道路。其中的艰难与困苦,只有李守奎一个人知道。
每天清晨6点左右,在济南市钢城区汶源街道振兴社区,时常能看到一位满头白发的奶奶,拿着扫帚在社区内扫地除尘。这位“扫地奶奶”叫刘秀芳,今年86岁高龄,从1979年搬到小区,她就开始义务清扫,这一扫就是45年。刘秀芳自1979年搬入振兴园以来,每天坚持打扫周边卫生,维护小区环境。
这位70岁的古稀老人刚吃完早餐。福德小学是兴业县北市镇福德村唯一的一所小学,以小学为中心点,三条硬化村道直通各自然村,覃祖善就在这三条村道上义务扫地,一直扫到村道与自然村口的驳接处,上午扫一条,中午扫一条,下午扫一条,日复一日,风雨无阻。
出动,春梅服务队。(拍摄:陈铁牛)9月29日,中秋佳节。广铁集团长沙客运段公益慢火车列车员傅白莲带领春梅服务队来到麻阳苗族自治县高村镇通溪村看望慰问一位百岁老人。她们给老人送去了月饼、葡萄、牛奶等礼物,并祝老人“双节”快乐。洗洗涮涮,理理发,百岁老人过了一个不一般的中秋节。
岳阳晚报全媒体讯(记者 宁珑)正月初六,在岳阳火车东站附近一路面上,一位老人正在认真打扫路面和路边。路过此地的岳阳晚报记者上前一看,这位老人正是岳阳市家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陈其政。陈其政,今年80岁,退休干部,老党员。后担任岳阳市家文化促进会支部组织纪检委员,常务理事。
视频制作 记者 胡龙召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镇东福社区东边有座小灵峰,从仙坪东路到山顶健身平台约1公里的山路,绿树成荫,秀竹叠翠,空气清新,环境整洁。在东钱湖镇,小灵峰的名气并不算大,但人气很旺,每天来健身、爬山的人络绎不绝。
在奉贤,有一项古老而精湛的手艺不仅是农村老人的生活技能更是对智慧和“手艺人”匠心的完美体现芦粟,是奉贤农村常见的一种植物初冬时节,青村镇吴房村的“手艺人”便开始沿着田间小河采集原料准备为自家制作一把芦粟扫帚制作芦粟扫帚的过程有些许繁复首先要将采摘下来的芦苇进行晾晒确保其充分干燥以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凤虎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萌萌 通讯员 黄少华/文图“可别小看俺村这支老年环卫队,村里夺得省市县一连串人居环境保护荣誉称号,他们功不可没!”7月28日,民权县龙塘镇邢庄村党支书记邢朋远指着正在打扫文化街的一群老年环卫队员,连夸带赞他们为村里做出的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