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酒席上不管饭菜咋样,吃席的人都有很多,众人有说有笑的,现场非常热闹,在大家的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但是反观现在的酒席,主家备上一整桌的好酒好菜,可是来吃席的人少之于少。难道是现在的人都没有人情味了吗?还是说连美食都对人们没有诱惑力了?
近日,有媒体报道,山东菏泽一农村举办了一场老人去世三周年的宴席,道路两边摆满了桌子,每个桌子都坐满了人,让人没想到的是宴席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天空飘起了雪花,出于对去世之人的尊敬,也是对主人盛情款待的感谢,村民冒雪继续吃席,一直到宴席举行完毕。
在农村,遇事喜欢大操大办的有两种人,一是以收受礼金为目的,家中但凡有点小事儿就喜欢摆上几桌,除了婚丧嫁娶,包括但不限于孩子生日、老人大寿、乔迁之喜、开业之喜、周年庆等,有人甚至一年就能举办几次宴席,让亲朋好友疲于应付苦不堪言。
安徽酒席怪现象:菜剩得多了,喝酒的少了,到底是什么情况?曾几何时,吃席曾经是全中国人的盛宴。不管红白喜事还是乔迁升学,场子一整,桌子一摆,八方亲戚齐聚一堂,吃吃喝喝惬意的很。也有人吐槽过吃席的弊端,尤其是男人们极其容易酗酒喝醉,回家闹事不说,路上也有发生交通意外的风险。
不过这都是老以前的酒局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的酒局上其实很少有人参加了,尤其是跟以前的酒局一对比,就会发现现在的 酒局非常冷清,很少有人去,甚至有些都成了冷宴了,冷宴也就是说主人家本来以为来的人多,准备了好多桌宴席,但是可能只来了少一半的人,这真的是很让人费解。
我们都十分喜好热闹,在遇到一些重要的事情的时候,都会选择大牌宴席前来庆祝一番,这似乎成了中国人的一种约定俗成的文化。但是近年来,酒席热闹的程度好像并没有那么那么强烈了,尤其是农村酒席的氛围远不如从前,相比起以前浓烈的烟火气息,现在的酒席显得更加的冷清。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农村酒席上热热闹闹的场景逐渐消失了,虽然还有零星举办酒席的,但参加的人也越来越少,有时候为了吸引大家来,主家甚至拿出了千元好酒,也没有多少人为之所动,搞得场面冷冷清清,这是为何?
农村酒席在我的印象中,无疑就是最热闹的聚会,不管什么时候,去参加的人都会穿上自己最得体最漂亮的衣服,有的时候甚至比过年都开心,所有被主家请来的人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吃着主家特意请人做的美食,心情别提多开心了。
在我的印象里,农村的酒席都是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规模是能将桌子摆满一条街道的盛大程度。七大姑八大姨都来参加,甚至半个村庄的人都来凑热闹。大家不光是来吃席的,很多人早早的就来了,都聚成一群一群的人堆聊天,等到吃席的时候即使座位不够也在一旁站着吃,很是热闹。
还记得小时候,最爱的就是去村里参加酒席了。那时候参加酒席,不仅可以吃到很多平时不常吃的菜,还可以看到漂亮的新娘子。小时候觉得每个新娘子都很漂亮,每家的酒席都很好吃。现在慢慢长大了,也开始在外面上学上班,很少有机会吃正宗的农村酒席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像酒席也没有之前那么热闹了。
江西婚宴怪象:人们宁愿喝饮料也不喝酒,啤酒白酒成摆设,怎么回事。参加完这3场婚宴后,我发现了江西婚宴上的一个怪象:人们宁愿喝饮料,也不喝酒,桌子上的啤酒白酒却成了摆设,虽然宴席越来越多,但是喝酒的人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