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营日报】近日,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能源局等7部门公布了山东省地热能试点工程(第一批)项目名单。经专家现场验收和评审,全省共6个项目被授予“山东省地热能试点工程”,东营区牛庄镇“清洁供暖无烟小镇”项目位列其中。
2022年以来,山东落地一批地热能开发利用工程,“取热不取水”“取热不耗水”等技术深入推广应用,新建地热井回灌率普遍达到90%以上。这是记者从9月20日至21日在山东济南召开的2024全国地热大会上获悉的。地热能是一种清洁低碳、稳定可靠的可再生能源。
地热能是一种绿色低碳的可再生清洁能源。11月19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省地矿局总工程师彭玉明介绍,近年来,省地矿局依托自然资源部深部地热能创新团队,持续推进地热能勘查与开发利用,取得了一批有影响力的重大成果,为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清洁能源支撑。
在东营区吾悦广场,一项地热能供暖示范工程正加速推进。据了解,项目采用“板式换热器间接换热+热泵机组提温”工艺,地热尾水等量同层回灌,相比传统燃煤供暖,年可节省标煤1.1万吨,减排各类排放物15.4万吨。
8月26日,山东省地热清洁能源产业创新驱动发展大会在济宁举行。大会披露的相关数据显示:山东地热资源十分丰富,分布广泛。目前,全省16市均发现了地热田、打出了地热井,共勘探发现了96个地热田。一直以来,说到地热,人们首先想到的不外乎“泡温泉”。如今,这种“单一局面”正在改变。
滨州日报/滨州网沾化讯深秋时节寒意渐浓。在沾化区,一项投资4.5亿元,实现城区燃煤供暖地热全替代的清洁能源项目正加速推进。项目建成后年可减少标煤消耗4.6万吨,减少碳排放14.6万吨。步入渤海明珠商业街,记者看到,高耸的地热钻井平台正有序钻凿作业。
编者按:推动地热能开发利用是山东省优化调整能源结构、落实“双碳”战略的重要举措,德州地热资源储量丰富、分布广泛,开发利用规模位居全省首位。近年来,德州市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将地热能开发利用作为服务民生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开启了德州市地热能开发利用全新局面。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阿凤11月20日,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召开“山东地质工作的成就与展望”新闻发布会,介绍地质工作在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海洋强省等国家及省重大战略方面有关工作情况。地热能是清洁低碳、稳定可靠的可再生能源。
今年我市重点推进6个供暖面积超百万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涉及15个矿业权规划区块,总面积88.05平方公里,总投资近30亿元,新增供热面积约1500万平方米。1 陵城区燃煤锅炉替代项目该项目由2个采矿权规划区块组成,总面积13.
大众网记者 张振楠 通讯员 张晓燕 德州报道7月26日,全省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工作现场会在德州市召开。会议期间,山东省发展改革委环资处处长王坤及全省各市发展改革委分管负责同志、业务科室科长等50余人到山东省地矿局第二水文队建设的德州市“地热+多能互补”科普教育基地调研观摩。
“首年供暖效果就非常理想。”东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地矿科科长韩克冰介绍说,牛庄镇第一年采用地热供暖时,曾担心地热供暖温度不达标,所以将原来的燃煤供热设施作为备用,“地热供暖效果不错,备用设施再也没用过。
日前,山东首批地热能试点工程项目正式确定。11月27日,山东省能源局网站发布消息,经专家现场验收和评审,确认德州市康博公馆小区康馨综合智慧能源项目等6个地热能项目验收合格,授予“山东省地热能试点工程”,其中中深层地热能项目3个,7口开采井。山东地热能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条件好。
原标题:我省共勘探发现96个地热田山东省地热清洁能源产业创新驱动发展大会近日在济宁举行,来自国内地质领域的院士、专家聚焦深部地热能开发利用、大华北地区地热资源及其减排潜力、地热勘探靶区优选等话题,共商地热产业高质量发展大计。
阳春三月,万物勃发。位于德州市天衢新区的财金智慧农业产业园温室大棚,在刚刚过去的冬季采暖季,利用地热供热保障西红柿冬季集中成熟上市,收获喜人。“往年冬季我们采用天然气供热,但近几年,天然气价格上涨明显,今年使用了地热井供暖系统,单供暖方式升级这一项,就节约了1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