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有《非常罪,非常美:毛尖电影笔记》《当世界向右的时候》《慢慢微笑》《没有你不行,有你也不行》《乱来》《这些年》《例外》《有一只老虎在浴室》《一直不松手》《永远和三秒半》《我们不懂电影》等,译有《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
卡尔维诺生于1923年10月15日,如今已被公认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意大利小说家,并且与博尔赫斯、马尔克斯一样,同享“作家中的作家”之盛誉,其作品叙事精巧、风格轻盈,犹如繁复的迷宫,充溢着哲理与智性,给人以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之感。
作者:袁恒雷青年作家宗城的随笔集《至少还有文学》(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以客观的笔调、细腻的情感,对30余位中外作家进行评传式解读,运用横纵对比的写法让一众困惑读者的疑问迎刃而解。通读全书会发现,文学和生活紧密相连,它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2025年1月17日,刘震云在N-TALK文学之夜现场谈“文学与回忆”。南方周末资料图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就是用“回忆”作为一个酵母,把文学发酵出来。任何一本文学书都是回忆,因为它在被写出来的时候,哪怕说的是未来,也是回忆给积累起来的。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丹萍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可能会犯很多错误,这些错事或者事故会变成一个个的窟窿。我们可能会为了快速处理窟窿,将它们临时盖上或者填上。可是当有朝一日回首过去,或许会发现在走来的路上,窟窿随处可见。回到窟窿旁边,把盖子打开,我们将重新审视里面的黑暗。
前几年我开始读《金刚经》时,读过不少译注本和相关解读本,却发现越读越乱。直到有一天读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时,我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原来整部《金刚经》讲的就是这一件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理解这句话的精髓在于:不执著于任何事物,却仍然保持一颗善良的心。
对儿童来说,听故事、读故事是他们获得对世界早期认知和理解的一种最亲近的方式,这也在儿童文学领域得以彰显:当作家想给孩子写些什么,他们往往会通过写一个故事,或以充满故事性的叙述来结构作品。随着时代发展和文学叙事的多样化探索,在我们拥有了更多讲述和言说的方式时,故事还重要吗?
在我们的印象里,朱自清更多是一位散文家,但他对古典文学、新诗都有很深刻的研究,《你我的文学》主要就是他做文学研究的文章。本文为《你我的文学》的编者张定浩、复旦大学中文系杨焄教授的对谈。两位老师一起从这本书出发,聊一聊:在你我之间,文学能改变什么?对谈活动现场。
南都讯 记者黄璐 通讯员 徐丽兰 日前,由深圳市罗湖区文联、罗湖区作家协会与吴亚丁工作室联合举办的“南方叙事文学讲堂第三讲”,在罗湖区文艺家之家举行。此次活动由深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罗湖区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吴亚丁主讲。
每次看见总会让人产生疑惑:它们似乎说了点什么,又好像什么也没说。大家发现,在客服磨蹭推脱问题时,不妨用逻辑不明但情绪饱满的句子连环“轰炸”:“你为什么不回答我?为什么又用话术敷衍我?我讨厌透了,有个发疯的猛兽在撕咬我的心,你在乎吗?你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