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被称为“首家美国上市少儿编程教育公司”童程童美,突然出现爆雷事件,在教育界掀起轩然大波。教育培训行业频频出现跑路、一夜关门的现象。如何规范行业的健康发展,成为亟待深入探讨与解决的问题。作为国内知名的少儿编程培训机构,童程童美在全国50多座城市拥有230多个线下校区。
“下一步,教育部将用好‘黑白名单’制度,将培训预收费情况作为校外培训机构诚信建设的重要内容,依法依规严厉惩治违法失信行为。”教育部针对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3683号提案的答复写道。近日,教育部公布了对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部分建议的答复。
本报记者 许礼清 北京报道 “停课前两个月还让学员充值,我就是在那个时候又进行了缴费,充6000元送6000元。”原艺术教育培训机构桔子树的学生家长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 另一位飞灵街舞培训机构的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到了上课的时候发现关门了。
来源:【长沙晚报网】长沙晚报掌上长沙2月22日讯(全媒体记者 岳霞 通讯员 邓琼)记者从长沙市教育局获悉,近期,个别校外培训机构因资金链断裂突然宣布“跑路闭店”,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导致家长们退费难,维权难。
近日,知名连锁早教机构金宝贝在江苏省南京市的3家门店同时关闭。值得注意的是,这3家门店闭店之前,不少家长刚购买了课程。 根据公开信息梳理,去年以来,金宝贝早教机构在全国的多家门店关闭,同样存在门店关闭前仍在鼓动家长预付费购买课程或续费的现象。
界面新闻记者 | 杨舒鸿吉界面新闻编辑 | 彭朋近年来,在婚介服务、家庭装修等热点消费领域,存在着预付款退款难、经营承诺不兑现、合同履行存在瑕疵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影响消费市场的良性发展。
“没想到这种十多年的老牌连锁机构也会跑路。”一个200余人“Mad Science”维权群里,一位上海家长愤愤又无奈。他给孩子报的科普课程所在的长宁来福士校区日前突然闭店,而他还有超三万元的未消费课程包被套牢,课程主管告知闭店后旋即失联,店面人去楼空,退费无门。
中工网评论员 李靖据近日《工人日报》报道,国内某知名培训机构闭店引发关注,此前,该培训机构声称与银行有资金监管账户合作,但上海相关银行方面表示,其与该培训机构并未达成最终合作;该培训机构北京的多个分校的确开设了监管账户,但用了一两次后就没再使用。
2024年6月,上海市长宁区推出上海首个健身行业“公证提存”预付资金监管平台。2月7日,海报新闻记者从上海长宁获悉,截至目前,包括健身、教培等领域的14家商户已接入平台,监督在线签订预付合同300余份,监管预付资金32万元,保障预付场景安全交易11000多笔。
2024-03-25 09:39来源:新华社 链接已复制字体:小大新华社北京3月22日电(记者冯松龄、尹思源)去年3月,多部门联合印发《校外培训机构财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校外培训机构预付费的资金监管提出明确要求,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财务活动。
近日,有家长发现,上海一些教培机构关店后,出现了协助转课的第三方平台,与此前的“职业闭店人”模式不同,这些协助转课的平台一般不负责更换法定代表人等业务,而是通过与原教培机构签订安置学员的委托协议,将学员剩余的课时或充值金额转换成平台积分,再通过积分兑换的形式,将这些学员分流至其他
虚假宣传吸引办卡霸王条款“卡还在,商家没了”……随着单用途预付卡市场的蓬勃发展消费者权益受损的事件频发上海不少人损失惨重“在国学行业,秦汉胡同是领头的机构,它的关闭对我们影响非常大。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大家不是对一个机构,或者一个品牌失去了信心,而是对市场和预付费形式失去了信心。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周元春)商家“跑路”导致预付式消费者利益受损的问题备受关注,深圳对预付式消费的监管有哪些举措和成效?2月13日,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开展“预付式消费监管问题”视察监督,市政协副主席王宏彬参加活动。
在教育消费市场中,培训机构“卷款跑路”的乱象时有发生,这也成为了许多家长心头挥之不去的隐忧。这个历史已久的“痼疾”现在终于有了理想的解决方法。一位家长感慨:“孩子上完培训课,再核销相应课程的数字人民币预付费用,不用再担心课没上完机构卷钱‘跑路’问题了。
前段时间,深圳市民唐女士想在一家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给孩子报名声乐课程,但该机构需要预付一笔大额费用,看过不少相关新闻的唐女士有些担心机构会不会“卷款跑路”。如今,唐女士在另一家教培机构用数字人民币预付了两个月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