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3月14日电(记者 闫东洁)在第六届国际数学日期间,中国科技馆围绕"数学、艺术与创造力"主题,结合5月即将开幕的"无限探索实验室"数学主题常设展览,同步开发教育资源,将开展"探索包络线"创新教育项目、中科馆大讲堂院士科普讲座等系列数学主题科普活动。
在第六届国际数学日期间,中国科技馆围绕“数学、艺术与创造力”主题,开展一系列数学主题科普活动。作为活动的亮点之一,中国科技馆数学策展团队深入校园,与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附属校尉胡同小学及北大附中开展了一系列科普讲座和实践活动。
3月14日是国际数学日。中国科技馆围绕“数学、艺术与创造力”主题,开展系列数学主题科普活动。前期,中国科技馆数学策展团队基于对“黄金螺线”“手摇正弦波”等互动展品的拓展开发,借助简易圆盘教具,巧妙融入艺术创作元素,研发了“探索包络线——弦影交织的数学魔法”教育项目。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3月14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因与圆周率(π)的前三位数字3.14相同,3月14日被称为“圆周率日”和“π日”(Pi Day),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9年宣布将每年的3月14日设立为国际数学日。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12月23日,“殊方同致 数铸文明”展览启幕暨“刘徽星”命名仪式活动在中国科学技术馆举行。展览通过互动展品、艺术作品、文物典藏、图文影音等方式,彰显中国数学对于世界文明发展所贡献的智慧,诠释数学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
3月14日是全球第六个“国际数学日”,同时也是广为人知的“圆周率日”(π日)。自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正式确立这一节日以来,国际数学日旨在弘扬数学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并激发公众对数学这一基础学科的兴趣与热爱。
新京报讯(记者吴婷婷)3月14日是国际数学日,《数学之美》特种邮票首发,《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第七辑纪念封与集邮迷见面。工作人员展示《数学之美》特种邮票。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数学之美》特种邮票中,第一枚为“圆周率”。
长江网讯(记者聂奥林 通讯员洪凌燕)3月14日,华中农业大学第七届数学文化节开幕式举行。本次活动以“数·生万物,智·启未来”为主题,开展高水平学术讲座和师生融乐的系列实践项目。活动当日,武汉科技馆与华中农业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科学技术普及平台。
3月14日是第六个国际数学日。当天,北京大学附属中学举办第二届“数学文化节”,吸引在校师生参与。活动由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联合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共同举办,旨在通过数学游园会、学术讲座等,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魅力。学生们在游园会中体验各种数学小游戏。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半亩方塘工作室】3月14日,国际数学日之际,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联合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成功举办北大附中第二届“数学文化节”,旨在通过数学游园会、专家讲座和学术沙龙等,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升数理素养和创新思维。
3月14日是国际数学日。你还记得曾经做过的数学题吗?还记得那些烧脑的方程式解出来后的欣喜若狂吗?还能想起课本里那一句句饱含科学精神的经典语录吗?今天,让我们跟着中小学课本,一起致敬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
3月14日是国际数学日,《数学之美》特种邮票首发仪式暨《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第七辑系列产品发布会在中国科协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举办。《数学之美》特种邮票1套4枚,邮票图案名称为:圆周率、勾股定理、欧拉公式、莫比乌斯带。全套邮票面值4.7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