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为了大力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切实落实《金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打造学习型干警研究型团队书香机关的实施方案》,金昌中院将持续开展“荐书、读书、品书”活动,每周通过微信公众号推荐一本书籍,每天推送干警读书心得,“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进一步推动形成读经典、学理论、强素质、作表率的浓厚氛围。
心有所执,身有所累,在生活中,我们总会感觉到生活繁杂,被琐碎的事情时刻牵绊着自己,让自己太过劳累,当一个人处在这种状态之中,便会绞尽脑汁的想找寻一把钥匙,打开这一个烦恼之锁,但是久久不得其法,不知此结何解。
我们读《庄子》,不是要成为庄子,而是学习庄子的精神,逍遥、洒脱、物我两忘,成为更好的自己。每次读《庄子》,都感到心旷神怡,今日感悟如下:不争辩,不计较,是一个人变强大的征兆。一、不争辩,定静生智慧。古时修道人言:“开口神气散,意动火功寒。
《庄子》简介《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内篇·逍遥游》 《内篇·齐物论》 《内篇·养生主》 《内篇·人间世》《内篇·德充符》 《内篇·大宗师》 《内篇·应帝王》 外篇:《外篇·骈拇》 《外篇·马蹄》 《外篇·脍箧》 《外篇·在宥》《外篇·天地》 《外篇·天道》
其中内篇七篇:《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外篇十五篇:《骈拇》《马蹄》《胠箧》《在宥》《天地》《天道》《天运》《刻意》《缮性》《秋水》《至乐》《达生》《山木》《田子方》《知北游》;杂篇十一篇:《庚桑楚》《徐无鬼》《则阳》《外物》《寓言》
仲尼曰:“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安化安不化,安与之相靡,必与之莫多。犭希韦氏之囿,黄帝之圃,有虞氏之宫,汤武之室。君子之人,若儒墨者师,故以是非相也,而况今之人乎!圣人处物不伤物。不伤物者,物亦不能伤也。唯无所伤者,为能与人相将迎。
第一讲 逍遥游,怎么游《庄子》极富现代精神,无论是其自由、平等的思想,还是其对人的物化、异化的批判。 《庄子》对中国文化与人格有三点影响:第一,生动有趣的灵魂;第二,追求自由的精神;第三,超越功名的境界。这三点,对今天人的生活依然具有启发意义。
庄子是战国中期伟大的思想家,他所关心的许多问题仍存在于当代,他的思考仍启迪着今人。颜世安教授以隐者传统和道家思想为背景,以郭象所注三十三篇本《庄子》为依据,博采庄子研究众家之长,从全新角度解说庄子,阐释了庄子的游世思想和道论。
一般人要读懂《庄子》并不容易,以至于《庄子》流传最广的是里面的寓言故事。实际上,这是很可惜的事情。现代人非常有必要读懂《庄子》。乱世与人性庄子生活在战国时代中期,天下打成一团,个人怎样面对乱世?庄子用一个字“化”。不能与乱世保持距离,只有跟它一起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