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紫金山新闻】近日,南京市电化教育馆(南京市教育信息化中心)公布南京市2024年人工智能教育试点校及培育校名单。4所学校被评为南京市2024年人工智能教育试点校,26所学校被评为南京市2024年人工智能教育培育校。
原标题:南京大学开授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黄洪涛 通讯员 高雅“我最想对同学们说的是,人工智能不是万能,但在人工智能广泛渗透、智能化时代扑面而来的今天,不学习、不了解、不拥抱人工智能,则是万万不能的。”9月13日,南京大学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正式开课。
近日,南京邮电大学召开“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行动方案研讨及发布会。深入探索人工智能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融合发展之道,携手开启智慧教育的新篇章,共同探讨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途径,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工智能创新人才贡献力量,为江苏“勇挑大梁”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来源:【紫金山新闻】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通知,公布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单。经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遴选推荐、教育部集中公示等环节,最终确定了184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江苏共有6所学校上榜,其中南京1所。
扬子晚报网12月11日讯(记者 徐媛园)近日,南京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在南湖第三小学策划的一系列创客活动圆满落幕。这些活动旨在通过人工智能实物编程的方式,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他们未来的科技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原标题:南京大学开授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黄洪涛 通讯员高雅)9月13日,南京大学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正式开课。南京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以“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与发展态势”为题,为近4000名本科新生开授该课程第一讲。
在国家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战略背景下,南京工业大学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全面拥抱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教育变革,近期,南工大正式启动“人工智能+”本科教育新生态建设,《南京工业大学人工智能课程群建设与实施方案》正式发布,从2024级本科生开始,全面开设“人工智能+”课程,实现人工智能课程对全
“虽然起步较早、起点较高,是江苏人工智能教育的优势,但也必须正视发展人工智能教育的困境与短板,首当其冲就是普及难度大。”日前接受采访时,江苏省教育学会现代教育技术专委会副秘书长刘向永开门见山。近日,教育部公布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单,全国184个中小学入选。
3月4日,2025年南京教育科研工作会议召开,总结2024年全市教育科研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工作主要存在的问题,研究和部署2025年全市教科研工作。现场,多名发言代表纷纷提到了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的深度变革。面对人工智能,教育要更敢突破、更重引领。
2月27日,南京大学召开新学期工作布置会,会上发布了2024年9月面向全体新生开设的“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总体方案,这是全国高校首创!会上,发布了南京大学“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建设和实施方案。
交汇点讯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满足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以人工智能引领构建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生态,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提升数字素养与数字技能。
“豆包豆包,我是一个5岁的小朋友,请你给我一个搭丝瓜架的视频,要简单点的!”6月18日,南京市电化教育馆(南京市教育信息化中心)主办的南京市数字资源赋能学前劳动教育应用研讨活动在南京奥体实验幼儿园举行。
扬子晚报网1月13日讯(记者 金雨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很大的篇幅在讲AI,AI对产业的影响非常大,它是我们代表热议的一个话题。”南京市人大代表、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校长何义田表示,进入到人工智能时代,孩子们也有要有人工智能思维。
近日,由南京市教育局主办,南京市电化教育馆(南京市教育信息化中心)承办,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铁北新城分校协办的2024年南京市庆祝第40个教师节系列活动——人工智能专题研讨活动举行。
近日,经研究决定,南京大学正式成立人工智能学院。该学院的成立旨在顺应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切合产业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南京大学在人工智能方向上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优势,形成高端人才积聚效应,探索智能产业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为促进我国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