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苏定伟8月24日上午,四川南充顺庆区一个名叫夏家坝的地方,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一串串饱满的稻穗被收割。穿过齐腰高的稻田,一名黝黑的汉子坐在收割机驾驶座上,望着稻田内金黄的稻谷,满脸笑容。
这是一款履带遥控堤坝护坡割灌机机器宽1.4米采用三缸洋马发动机,工程履带爬坡55度护坡操作使用颜色可以根据客户要求定制人字形防滑履带采用快换接头更换属具10分钟搞定,割草属具开沟属具,碎枝属具,割灌属具一机多用操作灵活人机分离更安全。工作宽度1.
潮新闻 共享联盟·温州中心、永嘉 金朝丹 刘曦雨水节气已过,依旧春寒料峭。在永嘉县溪下乡楠源村,高山上挖掘机作业一片火热场景。站在覆着薄霜的田野高处,温州大学教授姜年权穿着厚实羽绒服,指挥着机械进行最后的土地平整作业。
大学毕业后,他一直在多家汽车企业里参与研发,收入不菲。为了实现乡村创业梦想,他毅然放弃年薪50万的工作,回家乡承租一千多亩地,经过两三年土壤改良,种植的农作物逐渐有了起色。然而,前几天有人突然开始在他的地里安装“光伏”桩子,这令陕西礼泉的苏先生诧异不已。
7月的辽宁早已过了农忙时节,64岁的于会怀一有空就往稻田里跑,深一脚浅一脚地拔杂草、看长势。20世纪80年代起,他从村里开第一台链式拖拉机到拥有各类农机400余台,从开垦荒滩到承包数万亩良田,一点点探索农业新技术、种植新模式,实现丰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