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除了初级职称以外,中级和高级职称都有很多限制,既有教龄、学历和业绩条件的限制,又有学校编制指标的严格限制,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无论晋升哪一种职称,都会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得多,况且,很多地方教师的工资待遇,直接与职称等级关联,在工资套改核算的时候,老师们的职称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在工资的组成结构中,岗位工资占比最多,也是其他几项的核算基础数据,而岗位工资的等级则完全取决于教师本人的职称情况,比如,高级教师的岗位工资有五档、六档、七档三个等级,中级职称包括八档、九档、十档三个等级。
有人说,中小学一线教师,真的很难评上正高级教师职称,评上正高级教师职称的几乎都是校长或副校长等领导。这是为什么呢?校长或副校长评上正高级教师职称的优势在哪里呢?一线教师评正高级教师职称的不利因素有哪些呢?
有的人已经工作很久了,还有的人已经失业了,在这个特殊的时候,还有那么一群人,在家里上课。职称新变化人社部会同教育部等部门积极推进教师相关系列职称制度改革工作,截至目前,中小学教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和技工院校教师3个职称系列的改革即将完成,后面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按照深化职称制度
教师职称评审迎来重大好消息:多地降低教师评职称标准,评职称不再受岗位比例限制。尤其是近日,新教师法职称改革出台的教师法征求意见稿当中,明确教师初级职务或中级职务不受岗位比例限制,根据教师履行职务的年限和要求,依照规定晋升;
对于教师群体来说,职称是决定工资的一个重要因素:职称高,工资高。但评职称难,却又是公认的一个问题,教师心里永远的痛。长期以来,“唯论文”,“唯学历”,再加上数量有限,把不少优秀教师拒之门外。因此,顺利通过职称评审实现晋级,成为现阶段教师群体的共同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