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玉林1月5日电 (庞革平、韦青林)近日,广西北部湾港北海铁山东港区(玉林海港码头)的起步码头——榄根作业区1—2号及南1—3号泊位工程投入使用,标志着玉林海港码头开港。2015年,玉林海港码头项目立项。
过去的8年,虽然历经规划调整、三年疫情等影响,但在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及自治区北部湾办、交通厅、生态环境厅和北海市等大力支持下,玉林市通过“借地建港”举措,全力加快码头建设,打通出海通道、搭建向海经济发展新平台,实现了由内陆城市向“沿海城市”的转变。
中新网玉林11月23日电 (黄令妍)广西玉林市临海不沿海。为破解没有港口难题,玉林“借地”建港、借港出海。在北海市支持下,玉林市在广西北部湾港北海铁山东港区积极开发建设玉林海港码头,2023年底建成运营。今年1—10月,玉林海港码头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200.
玉林市飞地建海港,成为海港城市。其海港虽然距离玉林市区约100公里,但其规划的龙潭工业区逐步接近市区,也就是市区向海港延伸,形成市区与海港靠近,逐渐实现市区一工业区一港口的靠近衔接。在广西区政府的布局下,北海市积极协作,在北海铁山港东港区建设玉林市的出海港。
向海图强,开放发展。2023年12月28日,玉林海港码头开港,玉林实现由内陆城市向沿海城市的转变。这是玉林解放思想、创新求变,与北部湾港务集团、北海市合作共建玉林海港码头,开创了广西“借地”建港新举措。
当前,自治区正着力推进“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一区”是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两地”就是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战略腹地;“一园”就是建设沿边临港产业园区;“一通道”就是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
风从海上来,潮涌铁山港。2023年12月28日11时13分许,随着汽笛长鸣,货物起吊到货轮上,玉林海港码头开港,标志着玉林海上通道打通,由内陆城市摇身一变成为沿海城市。既不沿边,也不沿海,更没有大江大河,处于“不东不西”的尴尬区位,玉林如何实现沿海城市的“华丽转身”?
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广西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发挥自身优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努力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
去年以来,玉林市把推动玉商玉工回归作为市里的“一号工程”顶格推进,不断出政策、搭平台、强服务、优环境,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玉商玉工回归,吸引了一大批玉林在外经商务工人员回乡投资创业就业,有效促进更多玉商产业回归、项目回迁、资金回流、技术回乡、智力回哺,带动更多玉工回归、玉生回归。
◇越来越清晰的部署谋划说明,广西正在落实向东向南相互统一、同步发力的战略安排,在拥抱粤港澳大湾区的同时也打好“东盟”牌。◇近年来,广西探索打造陆海统筹、内外联通、双向开放的向海经济,其内涵和外延比海洋经济更为广阔,合作区域也由北部湾拓展至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