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易弋力当代人的安全感,来自满格的手机电量。为了应对出门在外手机没电“寸步难行”的尴尬情况,共享充电宝逐渐普及,遍布大街小巷。然而,无故扣费、归还难、充电慢、价格贵等问题逐渐显现,被网友戏称为“钱包刺客”。
近日,有媒体报道,广东一女子发布视频吐槽,借了一个“来电”的共享充电宝,归还时,跑了50多公里,都没能找到一个有空余插槽的机器。一怒之下,砸了充电宝。此事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女子“怒砸”充电宝的行为稍显不理智,但很多有过类似经历的网友都表示出同情和理解。
宝或将迎来第二家IPO企业,4月30日晚间,共享充电宝平台小电科技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的总收入分别达到4.23亿元、16.36亿元和19.1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12.5%。
小电充电宝网点标示着“可归还”但成都一名消费者凌晨找了2个小时8个地址仍然无法归还最终还被扣费99元消费者投诉小电两小时还不上充电宝“太气人了!网点全都显示‘可归还’,没有一个可以还,商家只字不提赔偿,甚至一句道歉都没有!”最近,成都消费者李女士和一只共享充电宝较上了劲。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12月8日,共享充电宝小电发布声明称,近日,公安部网安局发布了“三类共享充电宝可能被植入木马”的警方提示内容。小电共享充电宝在设计上充分注重对用户隐私数据的保护。在硬件层面,小电充电宝内部线路不含有数据传输线,仅以电源线提供充电功能。
近日,消费者唐森(化名)向澎湃公众互动平台“服务湃”(https://tousu.thepaper.cn)反映,他租借的小电科技共享充电宝,因其小程序地图信息不准确,导致连续跑了多个归还点均无法归还,最终被系统要求顶格支付99元。
充电宝老旧、部分共享充电宝导航地址与实际不符、超时1秒钟就要多收半个小时的费用……近日,京津冀三地消协组织对美团、怪兽、小电、街电、搜电、来电等6个品牌的60个租借机柜网点开展体验调查发现,部分品牌充电宝存在收费不合理、容量不足、充电速度慢、归还网点少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