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赛马会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研究助理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副研究员董咚表示,由于在治疗、生活、就业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心理负担很重,超过四分之三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问题。
1年前患者莫明出现了吞咽障碍,喝水会从鼻子里冒出来,眼睛也活动困难,睁眼费力,四肢乏力,端碗、吃饭简单的动作都让其疲惫不堪,并且病情不断加重,半年前进展至卧床,不能翻身,起坐、讲话都非常困难,辗转多家医院诊治,疗效甚微。
“有新药用,医保还可以报销,这对于我们患者来说是双重利好。”31岁的何立(化名)是一名病程长达25年的重症肌无力患者。今年4月,在佛山求医的她,病情终于有所好转。重症肌无力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症状包括眼睑下垂、复视、四肢无力、吞咽困难、言语不清等。
通讯员:简鹿豹、李诗然近期,泰康同济(武汉)医院神经内科成功救治了一名难治性重症肌无力的中年女子,改善了她的四肢肌力,顺利帮助她恢复了自理能力。43岁的刘女士在2024年底突然出现视物重影症状,晨起症状较轻,夜间则加重。
#患病##重症肌无力##自学##会计##重启人生##抑郁症##国际罕见病日#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299位真人故事我叫蓁蓁,出生于1996年,湖北潜江人,独生女。2岁以前的我,活泼可爱,是父母家人的开心果。
我,一个重症肌无力患者,30多年了,生活的挺好。主要表现:上眼睑下垂,复视,咀嚼说话及吞咽等困难,四肢无力,梳头和上楼困难,有呛咳现象,严重者呼吸困难而危及生命。发病率十万人中得2 ~3 人,至今病因不明。
3月4日,结束了长达18个月的随访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宣布该院成功运用CAR-T疗法治愈重症肌无力的湖北患者谢静(化名)。由于患有复发难治的重症肌无力,常规治疗无效后,她尝试接受CAR-T治疗。随访期间,她如愿自然怀孕,产下一名健康的男孩。
三年前,年仅16岁的小刘(化名)逐渐发现自己视力开始下降、浑身无力,不仅提不起精神弹自己最爱的钢琴,更是连正常走路也会频频摔倒。多地就医后,她被确诊为罕见病重症肌无力。三年来,除了在医院接受治疗,其余的时间小刘都只能躺在家里休息,或睁着眼看向窗外。
“要让线参差对齐,才能绣得平顺、好看。”7月19日,在武汉市残疾人艺术馆,市残疾人文联汉绣传承基地传承老师杜先姣坐在绣架前,绣花针随着杜先姣的一双巧手在绣布上上下翻飞,她不断拈动着绣花针,指尖灵动,神情专注。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28日讯“从确诊重症肌无力到结婚成家,直到现在幸福的一家三口,一路走来十分不易,感谢我的家人和武汉市第一医院的医护们。”27岁的燕燕是一名重症肌无力患者,元旦前喜获一男宝,终圆母亲梦。
这个生命永远停留在15岁的少年,来自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是真正生长在偏远大山里的孩子,虽说经济条件比较拮据,但好在他出生在一个充满爱意的家庭,只是上天始终没有停下对生命的考验,当重症肌无力的确诊通知来到父母面前时,打击是难以想象的,而那时,李林杰也才刚读完幼儿园的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