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就是‘国之重器’!”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第三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和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研发单位,哈工大深圳校区学子与超级计算机和运载火箭等前沿科技进行了一场“亲密接触”,并与工作人员交流座谈。
9月4日,晨光微熹中,哈工大深圳校区2023级本科生迎来了开课第一天。翻开深圳校区本科新生的首日课表,多以《微积分》《高等数学》《代数与几何》《思想道德与法治》等公共基础课为主——今年,哈工大深入推进“1+1+X”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新生们将在大一期间厚植数理基础。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曹曦 通讯员 商艳凯)从民间流行的舞龙、舞狮到我国传统的武术兵道、太极拳……近年来,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先后开设系列“功夫课”,受到学子喜爱,让学子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俄罗斯总统普京5月17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发表演讲,并就教育科技合作、文化交流互鉴、青年成长发展等与师生交流互动。5月17日下午,普京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发表演讲。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教育合作一直是两国合作的重要领域。哈工大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等多所俄罗斯知名高校开展科教合作。
‘三进’在我国高等外语教育里指的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进高校进教材进课堂,是落实外语类专业和大学课程思政立德树人任务的创新之举,是提高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和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新时代国际化人才的关键之举。
2024年6月2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园内,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穿着博士服、硕士服、学士服拍照留念。(人民视觉/图)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出台的一份名为《关于选拔与培养新时代顶尖创新人才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引发关注。
记者从哈工大获悉,近日,哈工大制定出台《关于选拔与培养新时代顶尖创新人才的若干意见》。学校在已设立的院士特色班、未来技术拔尖班基础上,新设立院士担任导师的顶尖创新人才班(“尖班”),探索6至7年内完成本博贯通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2020年6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100周年,在贺信中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学校扎根东北、爱国奉献、艰苦创业,打造了一大批国之重器,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为党和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