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10月29日电 题:人形机器人“上海造” 浦东谋划布局让产业“跑”起来中新社记者 李佳佳走进位于上海浦东张江的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地中心”),几个训练场景内一派忙碌,工程师们埋头于为“青龙”进行各种模拟训练,分秒必争,连喝口水的时间都略显奢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孙燕 上海报道宇树科技“秧歌”机器人在蛇年春晚的亮相,带来了人形机器人板块的价值重估。摩根士丹利日前发布的《人形机器人100:绘制人形机器人价值链图谱》显示,中国有35家企业进入百强榜单。其中,鸣志电器(603728.SH)、北特科技(603009.
转载自:懂经一贯低调的上海机器人企业憋出连环大招——3月10日,智元机器人发布全国首个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GO-1;3月11日,B站百大UP主稚晖君即智元联合创始人彭志辉,在断更7个月后,发布全新作品“灵犀X2”原型机,能丝滑骑单车、缝葡萄,会陪聊,还初步具备基本家务能力;今天,就
中新网上海3月7日电 题:人形机器人沪上“加速跑”:引领创新优势明显记者 樊中华2024年5月,中国人形机器人领域首个国家级公共平台——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下称“国地中心”)在上海揭牌,全球首个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开源社区平台openloong举行预发布仪式;7月,上海推
近日,由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牵头,联合上海众多高校、企业共同启动“上海人形机器人数据集建设项目”,旨在建立一个全新的数据集,为机器人模型的训练提供重要的底层技术支持。上海智能机器人产业不断创新实践,持续迈向新高度。
2月18日,工程师正在训练人形机器人采集信息。中新社记者 汤彦俊 摄日前,上海首座人形机器人量产工厂——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一期工厂实现大规模量产。目前,这家企业共推出了5款机器人,涵盖交互、重载搬运、数据采集、科研和工厂作业等多个领域。2月18日,工程师正在调试人形机器人。
中新社上海2月19日电 题:探访上海首座人形机器人量产工厂年产望达数千台中新社记者 李姝徵走进上海首座人形机器人量产地——智元机器人制造工厂,仿佛步入未来世界:工程师正将人形机器人的各类配件按序组装,数百台“初出茅庐”的人形机器人排列整齐,等待在工程师的“带领”下完成一系列动作测
3月11日,上海科技企业推出新一代人形机器人,这款机器人身高约1.3米,集运动、交互、作业三大核心功能于一体,它不仅能稳定奔跑、上下楼梯,甚至能完成骑自行车等高动态动作。其全身多关节设计支持精细操作,例如精准抓取物品、拧瓶盖、读取药品说明书等,动作流畅度接近人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