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0月,毛主席带领红军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摆脱了蒋军的围追堵截,胜利翻越了长征路上的最后一座大山——岷山。这时候毛主席非常兴奋,满怀豪情地写下了一首千古名篇《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文|梁成海元月12日,南下第16天。良田镇—宜章县—广东省乳源县大桥镇,91公里。今天离开湖南省进入广东省境内,如期到达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从今天开始,我已经离开了长江流域,进入岭南地区、珠江流域了。
本文是老丁系列文章《主席诗词中的人文地理》的开篇。感谢各位的阅读!主席在《七律 长征》一诗中有一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那么,今天老丁就和大家说说诗中写的“五岭”,是指哪五个岭?一、大庾岭位于江西与广东两省边境,腹地在江西大庾县。
毛泽东当时写给斯诺的,就是这首家喻户晓的千古绝唱——《七律·长征》。《七律·长征》这首词最早发表于1937年3月由北平东方快报印刷厂秘密出版的《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英译本和诗稿都是斯诺提供给这本书的总编译王福时,后又于1937年10月以英文形式发表于英国伦敦格兰茨公司出版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编著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第五编《长征》,胡愈之据此英文版翻译的中译本《西行漫记》,1938年1月美国兰登书屋出版《红星照耀中国》的美国版。
《七律 长征》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首联是全诗的总纲,写得极有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