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崔瑶 记者 王祥龙6月27日,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与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两家企业签订校企《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将共同培育企业所需的新型技术人才,通过校地、校企合作,破除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两张皮”。
海报新闻记者 王学涛 刘佳琦 天津报道“创新赋能未来,技能塑造人生”。11月21日,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在天津开幕。600多位外宾,其中包括40多名部长级外宾,与中方职业教育领域人士共聚渤海之滨,分享各国各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经验和成果,共谋发展、共创未来。
湖南日报1月10日讯(通讯员 杨爽 刘潇雨)在无人机技术与应用、人工智能数据工程等领域开展专业共建,联手打造新智产业学院……近日,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下称“湖外”)与普天和平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普天和平”)举行合作签约仪式,这标志着湖外低空经济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来源:【赣南日报】□记者吴明河 通讯员张盛 黄子鸣 文/图固定、按图纸打磨、测量、再打磨……近日,记者走进位于于都县工业园区的天键电声股份有限公司的磨床铣床车间,看到于都县职业中专数控专业的学生管琥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耐心地对零件进行打磨加工。
为加快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促进全省职业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培养支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增强职业教育服务河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近日,省教育厅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河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
来源:工人日报 专业跟着产业走、教学围着需求转,培养应用型人才与民营企业实现“双赢”——【职教实践进行时】校企“无缝对接”,产教融合走向“两头甜”阅读提示专业跟着产业走,教学围着市场转,以“人才链”支撑“创新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学校紧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校企之间不断碰撞
【来源:中国青年网】中国青年网郑州11月8日电(记者 李华锡)“超聚变的核心价值观——‘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合作共赢’,在工作中深刻影响了我。无论是解决技术问题,还是与团队协作,都让我不断追求卓越,并推动着项目顺利完成。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致力于服务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与南开大学、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牵头共建全国新能源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构建“C+M+S”组织生态,搭建“党建引领、产教协作、技术创新、专家智库、资源共享”五大平台,围绕新质生产力与新型能源体系联动创新。
中新网广西新闻9月22日电 (林馨 韦联想)9月20日,2024年国际化铁路现代工匠人才培养与产教融合发展大会在广西柳州市召开。来自中国及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的政府代表、轨道交通行业领域学者、专家参会,共谋职业教育未来和轨道交通行业产业发展愿景。图为活动现场。
为推动重庆市汽车企业进一步抢抓汽车出口发展机遇,深度融入全球汽车产业链和价值链体系,助推国内国际双循环。近日,“渝车出海·产教同行”论坛在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并发布“渝车出海·产教同行”倡议书。倡议书发布现场。
前不久,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全球客户体验中心印尼分中心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学生,20名印尼籍学员来到中国,在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柳工进行为期3个月的学习。这些学员来华交流得益于中国与东盟的职教合作。近年来,柳职院面向东盟开展国际化办学,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4月19日,“全国汽车智能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在贵州吉利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举行,共同体旨在通过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结合,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共同培养出更多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近年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使命,紧紧把握“教产同行、双向赋能”的办学逻辑,立足自身办学实际,创新产教融合发展模式,将教育链与产业链有效衔接,重塑职业教育的新生态,不断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来源:光明日报】近年来,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紧跟国家战略导向,聚焦成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联合科技创新企业共建科教融汇平台,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研教同行,实现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全过程与教育教学、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全流程深度融合,成效显著。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7月,中国中车牵头成立首个国家级行业共同体——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现由中国中车集团及58家产业链企业、9所普通高校、38所职业院校,共106家理事单位组成。
6月16日,枣庄职业学院第三届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一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在学院大礼堂召开。枣庄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闫羲和,学院领导郝荣平、梁家和、张华伟、王念、刘希震、张蓝兮、闫博、郝艺出席会议,学院356名教职工代表参加大会。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近年来,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以“一体两翼五重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为重点,精准对接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以及重庆“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积极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推进产教融合走深走实,有力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