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家伦 罗家伦(1897—1969),字志希,浙江绍兴人,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早年求学于北京大学,与傅斯年、徐彦之等发起组建“新潮社”,出版《新潮》杂志,1920年赴欧美留学,攻读历史和哲学。1926年回国,任教于东南大学历史系及附中。
邱勇 据清华大学新闻网报道,3月26日上午,清华大学隆重举行全校教师干部大会,宣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邱勇同志担任清华大学校长。因工作调动关系,陈吉宁同志不再担任清华大学校长。 中组部副部长潘立刚,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北京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姜志刚等领导出席了会议。
民国三大校长,当属南开张伯苓,北大蔡元培,清华梅贻琦。他是第一批清华招考的留美公费生,在美国学电机专业,回国后便在清华教书育人,自从他当了清华校长后,一门心思就是办好清华,凭借过人的才气、浩然的正气,深远的见识和宽广的胸襟,恪尽职守的品质,让清华很快成为国内最顶尖的大学,对此,梅贻琦先生厥功至伟。
梅贻琦,字月涵,天津人,1931年至1948年,任北京清华大学校长,1955年至1962年,任台湾清华大学校长,是担任清华校长时间最长的人,因一手创建了台湾清华大学,为两岸清华大学做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被广大清华学子尊称为“清华大学永远的校长”。
六十年一甲子。甲子轮回,多少蹉跎。1961年,清华老校长梅贻琦、北大老校长胡适,两人相继住进台大医院。胡适委婉地劝说梅贻琦立一份遗嘱,于公于私向后人有个交代。梅贻琦沉默应之,不为所动。1962年2月,胡适突发心脏病去世。三个月后,73岁的梅贻琦于5月19日辞别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