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财讯3月10日电,美林美银近日发布的《大中华区行业报告:谁制造了人形机器人》中,激光雷达龙头企业速腾聚创(2498.HK)被列为人形机器人核心视觉系统供应商,成为报告中“机器人眼睛”技术的关键参与者。
3月10日,A股三大指数走势震荡,人形机器人概念震荡上涨。截至发稿,相关ETF方面,机器人ETF(159770)盘中一度涨超1%,现涨0.29%。成分股方面,博众精工涨超10%,双环传动、步科股份等多股跟涨。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做强未来高端装备,突破人形机器人、量子计算机等产品”。这并非“人形机器人”一词首次进入大众视野。2023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
2025年年初至2月下旬,机器人尤其是人形机器人在股票市场的行情持续升温。股市往往反映着未来的预期,那么人形机器人时代究竟何时会到来呢?接下来,我将通过三位在业界极具影响力的行业大咖的观点,以及量化数据来为大家解答。先来看驱动人形机器人的核心——人工智能的算法与算力。
伴随着AI大模型的浪潮,被视为AI最佳载体的人形机器人赛道现在越来越火热。原本仅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机器人,现在开始加速出现在现实生活中。近期,花旗银行发布的最新报告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7万亿美元,全球人形机器人数量将达到6.48亿台。
3月10日去年已实现量产近千台的中国机器人初创公司智元机器人发布通用具身基座模型智元启元大模型(Genie Operator-1,简称GO-1)因其首创的ViLLA架构降低了具身智能研发门槛并能够让机器人持续进化让不少网友评论称:“这破解了具身智能的‘进化密码’”机器人“烤面包”
本报记者 高 乔2025年贵州“村超”40强交叉赛现场,小朋友与机器人互动。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摄人形机器人在2025中国义乌国际日用百货创新博览会上。 时补法摄(人民视觉)安徽合肥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展出的国家电网人形机器人。
每经记者:蔡鼎 每经编辑:高涵从小众到大众,人形机器人的前景预期不断提升。此前,美国《时代周刊》发表了封面文章,汇集并筛选了200项“2024年最佳发明”,其中,人形机器人登上封面,被称为2024年最伟大发明之一。
每经记者:蔡鼎 每经编辑:兰素英美东时间1月9日(周四),马斯克接受采访时谈到,特斯拉在2025年将生产数千台Optimus人形机器人,并在工厂进行初步测试。如果一切进展顺利,2026年人形机器人产量将增加10倍,目标是生产5万到10万台人形机器人,后年再增加10倍。
机器人产业星辰大海。今年A股市场机器人概念股成为了一大亮点。截至上周末,宇树机器人概念、具身智能等概念年内均大涨超45%,人形机器人概念大涨近38%,机器人概念大涨逾29%。随着政策支持和技术突破的双重推动,机器人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科创板日报》1月3日讯 当地时间2025年1月7日-10日,CES 2025即将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毋庸置疑,今年AI依旧会是CES最亮眼的重头戏,但与去年稍有不同的是,重点由AI进一步向“AI+”延伸,换言之,从智能穿戴、机器人、软件、消费电子到家居的一系列AI应用。
国际刑警组织对杜特尔特发红色通缉令,菲部署7000名警察准备逮捕。《马尼拉时报》3月10日援引“可靠消息源”报道,国际刑警组织对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发出红色通缉令,菲律宾国家警察已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将部署至少7000名警察展开逮捕行动。
本周,中证装备产业指数上涨0.7%,中证芯片产业指数下跌2.3%,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下跌1.7%,中证军工指数上涨2.1%。据美银证券预测,预计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年销量将达到100万台,到2060年,人形机器人总保有量将达到30亿台,相当于届时人均拥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