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苏州4月20日电(国璇 邵燕飞 徐珊珊)4月20日下午,中新网记者走进苏州市姑苏区道前街32号街坊,江苏按察使署旧址里正在举行“匠海拾遗·沉浸式名城非遗文化体验展”。数字皮影戏、昆曲AI换脸拍照、数字“琴棋书画”……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奏响了奇妙的和音。
道前街,苏州最知名的落叶景观道路之一,以这条银杏大道为南向边界,北至干将西路,东、西分别到养育巷、学士街,是苏州古城32号街坊的四至范围,这里是明清时期官署集中地,明清以来的名称、走向、格局一直延续至今。
一、规划背景为进一步加强古城保护与利用,更好地指导规划管理与开发建设,特编制《苏州古城32号街坊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修正》。二、修正范围苏州古城32号街坊范围:东起养育巷、西至学士街、南起道前街、北至干将西路,总用地面积22.74公顷。
古建老宅是“活着”的古城记忆,是历史文化的传承。今天(12月6日),记者从苏州名城保护集团获悉,位于32号街坊的游马坡巷5/5-1号传统民居,通过资规、住建等部门验收,焕新重生。值得一提的是,秉持招商先行的原则,该项目在工程建设期间即已引入金融企业入驻。
位于姑苏古城的32号街坊,作为明清时期官署集中地,基本延续了明清以来的名称、走向、格局,历史文化遗存丰富。近期,32号街坊“古建新生”再加码——庙堂巷14号、瓣莲巷6号、瓣莲巷30号三处古建改造一新,为这片古老的土地注入蓬勃活力,姑苏古城保护更新、活化利用再添生动案例。
“历时一年多时间,终于交房了。”今天(12月19日),苏州市姑苏区沧浪街道道前社区党委书记沈敏敏一早就来到32号街坊内剪金桥巷70号,见证一场简单却又特殊的交房仪式。至此,古城32号街坊已累计完成搬迁821户。位于古城32号街坊内的剪金桥巷,有着浓厚的苏式特色。
近日,姑苏区古城保护委员会联合苏州名城保护集团、姑苏团区委及沧浪街道团工委,在姑苏区剪金桥巷67号无由茶室开展了“我与32号街坊的故事——古城保护青年说”活动,邀请专家学者、社区规划师、青年创业者、居民代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多元主体参与,分享参与街坊改造更新过程中的亲历感悟,并
一、规划背景为加快推进古城32号街坊改造项目,特编制《苏州古城31、32号街坊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修正》。二、修正范围北至干将路、东至养育巷、南至道前街,西至外城河,面积32.39公顷。三、主要修正内容1、剪金桥巷结合电缆过桥设置人行桥梁。2、32-33东弘创业园地块容积率由1.
12月18日,在姑苏区剪金桥巷54号的百年老宅查宅里,阵阵香味弥漫在空气中。姑苏区32号街坊的老居民粱淼自掏腰包,邀请了十几名已从32号街坊搬迁出去的居民“回家”一起吃饺子、喝冬酿酒,现场一片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年味十足。
说起古城内历史遗存丰富、传承创新并举的地方,32号街坊必然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古城苏式生活体验街区。其实,在32号街坊隔壁的33号街坊,同样人文底蕴深厚、潮流业态勃发,兼具“最抚凡人心”的人间烟火和市井百态,呈现着古老街巷中绽放出的新活力、新姿态。
1月,本是没有什么郁郁葱葱的景致可以看的。苏州的秋天就像花期太短的流量小生,寒冬一至便失了光彩。走过道前街时的感受是最为强烈的,银杏大道风华正茂的样子还挥之不去,眼前萧瑟的光景能够一秒将人拉回现实,仿佛树到中年,就挺秃然的。难道冬天就不配Citywalk了?
近日,苏州市姑苏区沧浪街道道前社区网格员在日常巡查时发现,32号街坊内多处外立面墙上存在老旧废弃的空调外机支架。这些金属支架由于长时间闲置,经过风吹日晒,已出现不同程度的腐蚀、破损和松动的情况,不仅影响街巷整体面貌,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近日,苏州市姑苏区沧浪街道道前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社区团支部、社区妇联和沧浪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组织开展“小手牵大手 共建美好社区”文明实践活动,来自新苏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二(3)班的25名小学生和他们的家长走进32号街坊,一起聆听历史故事、学习街巷文化,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扮靓
一年前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姑苏古城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详细听取苏州古城保护及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利用情况汇报,步行察看古街风貌,观看苏绣制作,体验年画印刷,留下“到处都是古迹、名胜、文化,生活在这里很有福气”“要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的深情嘱咐,为苏州的古城保护指引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提供了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