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水脉绵延、城脉厚重、文脉赓续,本身就是一座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课堂”。在秦淮,老师们也积极开展各类沉浸式教学,带领孩子们走入这座大课堂里,用脚步丈量历史,在实地实景中让孩子们感知千年文脉。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1] 我们消受得秦淮河上的灯影,当圆月犹皎的仲夏之夜。 在茶店里吃了一盘豆腐干丝,两个烧饼之后,以歪歪的脚步踅上夫子庙前停泊着的画舫,就懒洋洋躺到藤椅上去了。好郁蒸的江南,傍晚也还是热的。“快开船罢!”桨声响了。
再忆桨声灯影穿越百年时光2023年适逢朱自清、俞平伯同名散文名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创作100周年,为纪念这一百年名篇,传颂这段文坛佳话,展示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秦淮河的沧桑巨变,彰显秦淮文旅的独特魅力,拓展国际交流合作,9月24日,由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南
桨声灯影还依旧,秦淮气质已不同半月谈记者 刘巍巍“汇数万火盏,若星河灿天衢。”百年前的夏夜,作家朱自清与友人俞平伯泛舟秦淮河,写下名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百年后,焕新的秦淮河十里繁华,桨声灯影映照着古城南京新容颜新气质。旧影秦淮夕阳渐去,皎月方来。
2023年适逢朱自清、俞平伯同名散文名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创作100周年,由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2023秦淮国际文化旅游节”近日在白鹭洲公园内开幕。
3月11日、12日,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力作《1699·桃花扇》登台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为汇集9台12场精品演出的第十三届东方名家名剧月揭幕。连演两日的演出现场座无虚席,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昆剧爱好者一同欣赏这部“红”了17年的经典剧目,谢幕时掌声、叫好声不断。
新华社照片,北京,2023年8月26日江苏南京:桨声灯影夜秦淮这是8月17日拍摄的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夫子庙景区(无人机照片)。夜幕低垂,南京秦淮河上的游船缓缓驶过,荡开粼粼水面……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其内秦淮河全长约五公里,被称为“十里秦淮”。
畅玩黄金周 秦淮奇妙游!在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一批古建筑被改造成“夜泊秦淮主题文化特色酒店”,为市民游客带来更便利的旅游服务,更让大家沉浸体验千年名河的文脉底蕴。金秋十月,夜宿夫子庙,推窗赏一轮最美秦淮月,灯影灼灼、桨声泊泊,伴您好眠。
南京夫子庙的美丽夜景扬子晚报网5月11日讯(通讯员 徐福庚 记者 董婉愉)“五一”小长假已过,但南京夫子庙景区却连日来游人如潮,书写了旅游市场扬眉“兔”气的热闹景象。这不,记者今晚在秦淮河畔看到,桨声灯影里,好一番热闹景致让人流连忘返,除了市民,更有不少远道而来的游客。
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明办、江苏省教育厅、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扬子晚报承办的“书香伴我成长”2023江苏省青少年征文大赛自4月23日启动以来,南京、无锡、苏州、南通、淮安、盐城等设区市中小学生积极参与。目前征文大赛火热进行中,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没有一本书让你难以忘怀?
新华社南京6月16日电(记者 何磊静)1923年夏夜,作家朱自清与友人俞平伯泛舟秦淮河,面对迷蒙夜色思绪飞扬,写下名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百年后,循着桨声灯影,一座焕发生机的古都迎面而来。船只行驶在南京赏心亭旁的秦淮河上(6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