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实的生活中,复装子弹其实很普遍,不要说当年的红军,八路军,或者是后来的解放军复装子弹是由于原材料不足,或者是没有办法自己生产足额的子弹而复装。就是有钱到极致的美国军队,同样是需要复装子弹的,而且数量也不小。只不过由于各个国家的实际情况不同,复装子弹的原因也不同而已。
上篇我们介绍了八路军、新四军自己制造乃至设计的步枪。在当时的资源、设备条件下,做到这些当然很困难,而且大多是利用了抗战初期的几个有利条件——国民党军溃逃的速度超过日军进军速度,留下不少军工物资、材料;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总体形势还不错,我军采购器材、原料时尚有途径。
中央军委:日本投降后,东北遗弃炮弹,随地皆有,经过长期收集,仍未彻底收拾,兹仅就北满之各种口径炮弹简报如下:1.十五榴弹头约十七万颗,药筒为十五万个,东北现有纵队使用十五榴弹炮十八门,如全部参战,每炮每战百发,每年十仗可供八年使用。
前言:新中国成立时,炮弹工业基本是一穷二白,只能少量制造弹头,弹壳制造困难,炮兵部队打完炮还要缴回弹壳供复装,部队打扫战场也特别注意收集弹壳,抗美援朝战争只能靠清理库存和修理炮弹维持,直到开始制造苏式弹药才基本实现了武器制式化,苏式炮弹比较粗糙,也就将就着用,直到八十年代,中国的炮弹技术才有了长足长进。
时间:周六上午地点:美国北部器材:苹果手机前些日子淘到一只破左轮手枪苦于无法处理,由于就想干脆把它改造成一个台灯吧,(前几天俺发过一个关于左轮残骸帖子,但人气不旺)主要材料如下:底座和枪柄,到商店买了块樱桃木的木地板,但是花纹没有想象中的好,怎么感觉有些像水曲柳的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