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国际空间站,大家都知道它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人类航天器,长73米,宽109米,重近420吨,有9个大型舱段和6个小型舱段组成,从1998年11月15日第一个舱段“曙光”好发射,到2021年7月21日“科学”号实验舱升空,已有23年多的历史。
我国神舟十二和神舟十三6名航天员在进驻“天和”核心舱期间,有一段时间脸上曾出现了明显的浮肿,原因是长期的太空失重,让体液更多向上肢和头部聚集,这无疑会影响航天员的健康,如果能像科幻电影里描述的那样,通过飞船和空间站的旋转,产生出人造重力就好了。
据SpaceNews报道,法国亿万富翁Jed McCaleb在南加州创立的Vast Space日前宣布了一个震撼的计划,将在近地轨道上建设一个人工重力的空间站,并且还为此挖了大量SpaceX的工程,主意居然打到了钢铁侠马斯克的身上!
10月18日,“天问一号”在宇宙中飞行了2.56亿公里,完成了第三次轨道中途修正,距离到达火星还需要半年多的时间。火星会是人类下一个家园吗?常常有人这样问。自1961年苏联宇航员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完成首次载人航天任务始,人类涉足太空已经将近60年。
近日,美国科学家就为下一代国际空间站制定了一个详细的计划,计划利用距离地球不太远的一颗小行星作为基地打造国际空间站。预计12年内建造完成,耗资41亿美元。选定基地后,科学家研究了空间站的形状,最终确定为多层的环形。多层则能加大生活空间,环形则有利于创造人工重力。
来源:cnBeta.COM世界上第一家位于低地球轨道的太空酒店将于2025年开工,它将配备餐厅、电影院、水疗中心和可容纳400人的房间。旅行者号空间站由轨道装配公司(OAC)开发,最早可在2027年投入使用,基础设施将建在环绕地球的轨道上。
已经成功入轨的空间站核心舱的基本尺寸是:全长16.6米,最大直径4.2米,全重22.5吨。内部能给未来进入其中的航天员提供超过50立方米的生活和工作的活动空间,这已经比过去发射的2个天宫系列空间站大为改善,基本是从单间直接升级为三居室的水平。
·Vast和SpaceX签约发射首个空间站模块“港湾1号(Haven-1)”及4名宇航员,这是一个可容纳4人居住30天的空间站,计划最快在2025年8月送入太空。·2021年底,NASA向诺斯罗普·格鲁曼、蓝色起源、纳米舱3家公司授予了总价值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