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9月,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在《新青年》代表正在走向历史前台的青年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100年来,无论是在风雨如磐的革命年代、如火如荼的建设时期,还是在激越奋进的改革开放征程上,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中国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职工利益的代表者维护者,始终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动员广大职工群众围绕党的纲领和不同历史时期确立的中心任务,前赴后继、奋勇拼搏,艰苦奋斗、建功立业,谱写了恢弘壮丽的篇章。
沪西工人半日学校是早期共产党人在建党过程中创办的第一所工人学校。当日的研讨会上,来自上海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现代史研究室、复旦大学、市委党史研究室等的六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沪西工人半日学校的创办历程、重要人物、历史价值以及地位作用进行了深入研讨和充分论证。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的主题。因此,中国青年作为一种充满生机活力的新兴社会力量,既对传统文化中强大的爱国主义基因进行自然传承,又因面临帝国主义宰割中国而必然产生反抗外敌、逆天改命的民族复兴意愿,在襁褓中就天然带有爱国奉献、永久奋斗的红色基因,是最早的民族觉醒群体和冲破帝国主义牢笼的先锋力量。
英烈精神对工人阶级的革命事业忠心耿耿,日夜操劳无私奉献精神;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领导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工作由于家境贫寒,张瑞成儿时只读过几年私塾,就到广州一间织布工场当学徒,深受资本家的剥削与压迫。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之后,马克思主义在广州广泛传播。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原创稿中国大地爆发的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27个战胜国派出1000名代表出席了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的“和平会议”(即巴黎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