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在叶县叶邑镇养老服务中心,处处都是“家”的氛围,血压测量仪和健身设施等人性化的设置比比皆是,公共休息区、邻里会客厅等多功能空间也方便了老人进行多种多样的娱乐活动。“养老服务中心硬件设施好、服务水平高,在饮食起居各个方面都给我们提供了无微不至的照料,我们很满意。
“早些年,灰河就是一条臭水沟,两边坡上都是荒草。一到天热,臭气熏天。没想到,如今还能变成公园。现在,我天天都会来这儿遛弯儿,空气可好,景也好。”从昔日的“臭水沟”,到今天的“清水河”,叶县灰河的巨变让76岁的张锁大爷感慨不已。
□ 李君华 焦萌姬 冠鹏千里“南水”,逶迤北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宛如一条灵动的水脉,奔腾不息,泽被万物。日供水7万吨、普惠叶县33.76万人。通过澧河渡槽退水闸累计向叶县生态补水6942.35万立方米。累计向叶县南水北调水厂供水3100.
平报融媒记者 朱江淼3月22日,记者从202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世界水日 中国水周”开放日活动中获悉,截至目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向我市生活供水5.79亿立方米,让160余万群众用上了优质丹江水;向白龟山水库、澧河、灰河、北汝河、兰河等沿途河湖及其上下游补水6.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海涛 通讯员 彭可 张仪薇3月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河南代表团第一次全体会议要求,要聚焦实施粮食产能提升工程等重大事项,提出既切合国家战略布局、又符合河南发展需求的高质量议案建议。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岁丰年稔、物阜民康,离不开水利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这都是常态化了,每天早出、晚归,二点一线,我们见不到他就知道他去灰河了,见到他时都很晚了,一个人在办公室加班,去年夏天他晒得黝黑发亮,不过现在灰河水质问题确实解决了,真不容易,标标准准的环保铁军,值得我们学习啊。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墨 刘汉泽 张灿 河南日报记者 张海涛 通讯员 张仪薇采访地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首个受益城市、“世界第一渡槽”沙河渡槽所在地河南省平顶山市。受水情况截至2024年8月底,累计向平顶山市生活供水7.14亿立方米,惠及群众160余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