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可以订阅哦!20世纪前50年,人们对地球外层大气和电离层都所知甚少,更不要说广袤日地空间里的现象。众所周知,地球空间并不是静止的,它在太阳活动的影响下经常处于剧烈的扰动状态中,称为地球空间暴。
中新社福州9月18日电 中国科学院院士、空间引力波探测“太极计划”首席科学家吴岳良18日在福州表示,在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已实施的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第一步“太极一号”的基础上,中科院正按规划路线图启动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第二步“太极二号”双星计划。
新华社福州9月19日电中国科学院院士、空间引力波探测“太极计划”首席科学家吴岳良说,中科院正在启动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第二步“太极二号”双星计划。我国首颗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实验卫星“太极一号”于2019年8月成功发射。
悄然过去的2020年“实鼠不易”,这一年,我国经历了许多,新冠、抗洪、火灾……这些磨难并在将我们打垮,反而越挫越勇,“中国天眼”开放运行、一箭双星发射成功、“天问一号”探测器正式起航、世界首座高铁悬浮桥通车、“嫦娥五号”圆满完成任务等,赢得了世界人们的赞赏!
IT之家 10 月 15 日消息,据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网站,10 月 14 日,《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 》部署建设的 5 米光学 02 星正式交付自然资源部投入业务化使用,实现与 5 米光学业务卫星双星组网运行,标志着我国自然资源高光谱业务卫星数据获取与应用能力建设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从2003年“双星计划”启动至今,我国未曾发射一颗科学卫星,国际上共完成了5000多项空间科学实验项目,而中国只进行了100项左右——中国空间科学待“上位”■见习记者 倪思洁长征、神舟、嫦娥、天宫……这些家喻户晓的名词,象征着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
【院士谈科技自立自强】作者:王赤(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1957年,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这是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事件。1958年,我国空间科学创始人赵九章先生率中国代表团去苏联访问学习。在70多天的行程中,居然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卫星的核心内容。
7月31日上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就在一个月前,6月23日上午,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也是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升空。此时距离第一颗北斗卫星进入太空,已过去了整整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