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15926……还记得你上学时辛苦背过的这串数字码?今天(3月14日)是圆周率日,称为“π节”,也是国际数学日。#3月14日是圆周率日#、#今天数学浓度太高了#等多个话题在微博引起了热烈讨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也是一个无理数,指的是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3月14日本是一个寻常的日子却因与一个符号结缘而变得有趣起来在201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一天定为国际数学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π日”不管圆有多大它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总是一个固定的数这个数叫做圆周率用希腊字母“π”来表示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了圆周率的存在对圆周率的研究甚至可以追
公元前1650年左右,世界上最古老的数学著作之一、古埃及数学著作《莱因德纸草书》﹝Rhind Papyrus﹞是的埃及数学著作,记录了圆的面积是直径的九分之八的平方,即相当于圆周率π= 3.16049…
今天,3月14日,是一个有趣的日子。对技术迷、理工爱好者、数学发烧友来说,这一天是“π日”,是“国际数学日”,也是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生日。公元5世纪,中国数学家祖冲之第一次将π值精确至小数点后第七位,即在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
约1500年前,我国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将圆周率π精确到了小数点后7位,如今,π已算到62.8万亿位。π的计算,蕴藏着数字世界的无穷之美,也应和着人类探索科学奥秘的永无止境。今天让我们跟着祖冲之一起,走近中国创新前线,从数字的“尽精微”与“致广大”中感受中国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