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愚园路2024年的第一天,街边一家不到10平米的小店——故事商店被围得水泄不通。故事商店在愚园路已经存在了4年,它最大的特色就是:不管店主和店铺主题怎么变化,店主都要用技能,来交换故事。跨年这一期的店主Gleam是一位插画师,他的技能是画猫。
舞步交错、歌乐摇荡、帘幕深深、谍影重重,音乐剧《蝶变》将观众带回1939年波诡云谲的上海愚园路,在长夜掩映的雨声枪声里,共觅黎明前蝴蝶的破茧振翅。音乐剧《蝶变》主打双女主、悬疑风,1月在上海大剧院New Box小剧场首演时,11场演出场场售罄。
“杨姑姑”不是真姑姑,是个有络腮胡的大男人,平时就穿呢绒格子西装,戴五颜六色的花领带。因对“洋房买卖”有研究,巧取电视剧《安家》中徐文昌“徐姑姑”称号,遂成愚园路的杨姑姑。姑姑本名杨敏,是愚园路在地艺术家,本职工作是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教师,另一个身份是愚园路红色印记宣讲团成员。
大家好,我叫王婧捷。我来自上海市愚园路第一小学。我喜欢愚园路,因为我从出生起就住在这里。愚园路是一条有着百年历史的马路。旧式西式住宅和新式里弄是这条道路上的主流建筑,既融入了西方近代建筑风格,又体现了上海的民间特色。这里曾住着各种名人名流。
近日,江苏路街道携手上海意吉艺术工作室共同策划并举办了“品味百年愚园,追寻红色印迹——秋之韵诗歌朗诵会”。据了解,此次诗歌朗诵会特别选取愚园路上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作为素材,精心创作了一系列红色文化作品,如《愚园路上》《上海长宁区革命文物陈列馆》以及《怀旧之旅到创新之路》等。
提起愚园路,它是上海“永不拓宽”的马路之一,也是底蕴醇厚的文艺之路,坐拥多处名人旧居。作为上海地下党史料专家,吴海勇坦言走在愚园路上自然而然会想为什么在中国革命的不同时期,“愚园路较密集分布了我党秘密据点,不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还是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甚至新中国成立后,愚园路从东至西的刘长胜故居、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央准备委员会机关遗址、中共中央上海局机关旧址、刘晓故居、路易.艾黎故居、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等等,从研究角度会思考这些红色据点选址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在上海历史上,愚园路是一条颇为特殊、值得细品的马路。近日,“阅读建筑”国际研学营第三场活动在邬达克纪念馆举行,高级工程师廖方为公众带来了一场关于愚园路的讲座,并为公众导览了在邬达克纪念馆举行的“阅读建筑”科普展。这座纪念馆是上海长宁区的知名科普基地,常年对市民免费开放。
钱学森旧居,位于愚园路1032弄岐山村111号,这里曾是钱学森备考上海交通大学时的住所,也是钱学森先生历经千难万阻回到祖国以后,一家人团聚的地方。在这里,钱学森与妻子,中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蒋英女士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
愚园路上住着哪些名人大家?他们的故居有什么特点?这条路上藏着哪些“秘密”?12月10日,20名小朋友来到愚园路,共同探索愚园路的故事。这是由上海市帮困互助基金会、长宁区民政局和上海艺术品博物馆共同主办的长宁区未成年人“心之旅”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