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国股市持续回暖,走出了较为独立的行情,而海外市场则出现了明显的波动。在近期发布的研报中,摩根士丹利上调了中国股票市场评级,认为中国股票市场迎来了结构性机制转变,并有望持续改善。“我们认为,现在是建议全球投资人增加对中国股票配置的最佳时机。
后疫情时代,如何从大变局中找准投资方向?知名学者秦朔在策略会上表示,与改革开放前几十年不同的是,随着科技创新和消费升级,当前的中国已进入白银乃至青铜时代,因此,从投资逻辑上看,已从原先的“地产+基建+间接融资”的资产负债表扩张逻辑,逐渐转变为以“科创+内需+直接融资”的生产性价值创新逻辑为主。
无论市场的商业模式如何创新变化,产业发展的内核却有着较为稳定的演变逻辑,通过这段时间对我国第一产业的分析,笔者想通过透视底层投资逻辑的视角,撇开产业平台开发、供应链逻辑等上层战术层面的分析,聊一聊我国第一产业的核心投资逻辑。
刘 萌今年以来,中国市场对外资的“磁吸力”持续增强。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6月份,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6870家,同比增长14.2%。与此同时,多个跨国企业加大对华投资,“投资中国”成为越来越多外企的新计划。
文/当下君图片/来源网络2020年的时候,笔者曾经写过一篇《从分众曲线看投资中国的新逻辑》,在这篇文章里,我提出了一个基本逻辑——中国经济已经进入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经济阶段,具有品类创新价值的商业模式和品牌会得到市场的充分认可,投资者应该根据企业创新强度,时间窗口长度,心智固化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在国新办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央行表示,将研究出台金融支持扩大消费专门文件,强化金融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协同;研究创设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大消费重点领域低成本资金支持。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参考消息》2月27日刊发文章《“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外企看好中国创新潜力》。全文如下: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中国以雄厚的制造业基础、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和完善的政策生态,持续吸引外资企业深耕发展。
3月18日早盘,恒生指数高开2.21%,恒生科技指数高开2.82%。消息面上,中国资产再度领涨全球,“东升西落”交易持续。隔夜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4.03%,百度涨超9%,高途、携程网涨超8%,京东、阿里巴巴、金山云等涨超4%。
中国资产再度领涨全球。3月18日,港股集体高开,港股恒生指数涨2.21%报24679.35点,恒生科技指数涨2.82%报6038.3点,国企指数涨2.26%报9130.36点,红筹指数涨0.8%报3977.25点。隔夜美股三大指数低开高走,延续反弹趋势。
中国资产再爆发。当地时间3月17日(周一),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指涨0.85%,纳指涨0.31%,标普500指数涨0.64%。美国2月份零售额增幅低于预期,1月数据也被向下修正,加剧了消费者支出减少的担忧。本周最重要的事件将是周三的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