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大爱,叫军人父母“朋友圈”■黄 博 胡晓宇上图:由左至右分别为陈其林、张奔和尹伊。图片:黄博提供 姜紫微 合成不知不觉,微信朋友圈已成为许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军人的父母,既普通又特殊,他们的微信朋友圈同样如此。有时,一句话、一张照片的背后,就是一个温情脉脉的故事。
过年时晚辈给长辈拜年是中国自古流传下来的传统,合家团圆,吃一顿团员的年夜饭,放烟花,是大多数人对春节的印象。然后今年春节,陈乘18年来,他第一次不在家过年,他参军了,在武警消防部队。大年三十,他的爸妈和姐姐,从家乡赶到部队来看他。
对每位军人来说,无论在部队当兵几年,家庭和父母才是成长的动力源泉。从求学起到入伍止,无论中间经历了多少年,都离不开父母的支持与呵护。而今参军下连后,在部队、环境、家庭允许的前提下,新兵父母能到部队探亲,其实这是一种幸福的存在。但新兵要提前做好三件事,建议心中有数。
作者:竹君儿子,你在部队还好吗?一别两个月了,心里无时无刻不在挂念,毕竟这是你第一次离家这么远,新疆的气候水土跟我们北方有很大我差别,你有没有水土不服的情况?在家里养成了很多不好的习惯:比如喝凉水,不吃早饭,爱睡赖觉,吃饭爱挑食,爱丑美,生活没规律等等,在那儿是不是改了。
龙口人文釆风系列——为一位母亲送儿参军感赋。金秋风送爽,沧海一笑中;【作者简介】著有《北京大观园》、《在谢老身边的日子》、《巴蜀名将王维舟》、《永是车头不落尘》《笑将大爱洒山河——共和国大姐王定国的故事》、《废墟上的爱》、《从紫禁城到黄土高原》等诗歌、散文、影视、纪实文学作品。
记者 金富美玉 9月14日上午,泰安举行2023年下半年入伍新兵欢送大会。现场150名新兵,身着戎装,佩戴大红花,个个精神抖擞、英姿飒爽。新兵家长们为他们整理戎装,网友:“心里满是牵挂,眼里满是骄傲”。
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在军营念着家刚刚入营不免想家某训练基地新兵骨干专门联系新兵家长为刚入营的新战友准备了一份“小惊喜”蔡怀恩家人:时刻牢记军人的使命,不忘从军的那颗赤子之心。严格要求自己,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高可豪家人:保家卫国,报效国家,我把儿子交给部队,我放心!
从前儿子没有给我们写过一封信,发短信也都只是一个字两个字“哦”“好”“吃了”,现在收到了他的亲笔信。从前儿子被子叠成花卷儿,现在都不敢相信是他叠的前日22:54,网友“小x”微信都市快报:年初二我们去部队看望2014年刚入伍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