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家长们在挫折教育方面,给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在德国,家长从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事情。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
贝克汉姆儿子打工 细数中外家庭教育不同点虽然生下来就已经拥有用不尽的财富,贝克汉姆的儿子也得出去打零工!15岁的大儿子布鲁克林在伦敦的一家咖啡店找到了一份周末临时工作,端咖啡端盘子各种杂活。这类工作的最低薪水大约是每小时2.68英镑(约合人民币20多元)。
她会热情和大家打招呼,但记性不太好的她,功课仿佛提前做了又好像没做,场面在尴尬中又透露着一丝好笑。舞台上的龚琳娜又仿佛换了个人,给观众一种完完全全在享受音乐的畅快感,柔婉婀娜又慷慨恣意,没有任何的杂念,听完后甚至让人忘记原版的旋律是什么。
这是youthMBA微信(点击标题下方“少年商学院”关注我们)的第347次分享,由我们的专栏作者方琳萱口述——她是一位华人妈妈,有一个高智商的德国老公和一个可爱的儿子。她们一家生活在中国。所谓入乡随俗,而当自己的习惯遭遇挑战,当父母开始指责她的“狗屁理论”,故事由此开始。
世界杯结束了,德国队夺冠。球迷们纷纷感慨,德国人做什么都优秀。有一位叫枭帆的媒体人,目前定居德国,有一对混血儿女。最近,她出了一本新书,名叫《妈妈,请在童年这样爱我》。她在书中告诉我们,从育儿观念方面看,德国人跟我们就有很大的不同。
老话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说到家庭教育、儿童培养,中国的年轻父母总是倾心于国外先进的教育体系和育儿观念。可是由于经验缺乏、工作繁忙,新手爸妈不得不求助于老人,而奶奶、外婆自然也乐于照顾小孙子、小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