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诗画中国》第三期于央视综合频道播出。以诗写画意,以画传诗情,节目进一步挖掘“诗画合璧”的创新表达,运用沉浸式动画、诗词朗诵、歌曲演绎等现代艺术形式,在中秋佳节为全国观众呈上了一顿丰盛的“文化大餐”。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丽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胡广欣正在热映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7月25日晚在广州举行“天下谁人不识君”广州主题路演,导演谢君伟、邹靖,制片人宋依依与观众映后交流。《长安三万里》票房目前已突破13亿元,在全国各地都掀起了一股唐诗热。
即日起至4月30日,在喜马拉雅APP搜索“粤读大武夷”参与活动,选择一首心仪的南平诗词,用粤语深情朗诵并上传至喜马拉雅话题页,即有机会赢取大额电子购物卡。据悉,福建南平的“粤读大武夷”活动一经推出,立即受到了“老广”们的热捧。
近日,博主“是等等雅”发布的广东萌娃用粤语读古诗相关视频在网上走红,朗诵诗词包括《登鹳雀楼》《静夜思》《木兰辞》等。其中,粤语版诗歌朗诵《登鹳雀楼》播放量达近3000万,小朋友玲珑可爱的长相和流利悦耳的粤语,受到众多网友的喜欢。广东萌娃用粤语朗诵《登鹳雀楼》。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古人在创作诗词时往往一边踌躇一边念念有词。字句的音韵、节奏、顿挫隐藏着创作者的情感,朗诵能够帮助人们与诗人共情,体会作品中想要诉说的情感,因而朗诵一直是鉴赏文学和培养文学素养的一种重要手段。
▲点击收看视频在一场商界社交活动中,主办方邀请我上台致辞,而出于礼貌,主持人也介绍了我参与创作的《粤韵唐诗》和《粤韵宋词》,并对我夸赞了一番。回到台下时,坐在我身边的一位“身光颈靓”的阔太问了我一句:“家阵教班小朋友用粤语读古诗词有咩用啫?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一场口中食。”当白居易的《卖炭翁》用粤语哦诵出来,卖炭翁生动的形象立刻浮现眼前。7月13日下午,《72家房客》裁缝佬——瑞叔的扮演者卢家全做客佛山惠景书城,为读者带来一堂生动的公益讲座,让大家受益匪浅。
“唐诗宋词是用粤语写的!”“民国初年,粤语差一票没能成为国语……”“联合国已经把粤语定义为语言啦!”“粤语是语言,不是方言!”……只要你是广东人,就一定对以上的说法不陌生。这些关于粤语的传闻在微信群、贴吧、论坛上传播,不但说得有板有眼,甚至还有官媒当作资料引用。
高中时就有这个感觉了例如: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坐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