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ID:题目: Longitudinal trajectories of brain volume in combined antiretroviral therapy treated and untreated 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infected rhesus macaques。
中证网讯(王珞)9月27日上午,在第八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的上市公司路演专场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临床与研究中心张福杰主任在会上分享了抗艾1类新药艾诺米替片(商品名:复邦德)与进口原研药物整合酶抑制剂艾考恩丙替片(商品名:捷扶康,由美国吉利德公司研发,我国首个纳
在全球抗击艾滋病的征途上,一项突破性的药物试验结果带来了新的希望。美国生物制药公司吉利德(GILEAD)20日宣布,其研发的Lenacapavir(来那卡帕韦)在一项关键的3期临床试验中,展现出了100%的预防艾滋病毒(HIV)感染的有效性。
近日,山东大学药学院刘新泳教授团队以山东大学作为第一单位在权威学术期刊Chemical Society Reviews发表综述性文章“Medicinal chemistry strategies for discovering antivirals effective again
2023-12-01 06:56来源:科技日报 链接已复制字体:小大【今日视点】◎本报记者 张佳欣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而今年又正值一个关键节点:与艾滋病相关的死亡人数自2004年的峰值以来下降了近70%,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处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最低点。
中新网上海1月20日电(陈静 孙国根)记者20日获悉,中国医学专家团队开展的一项针对艾滋病的最新研究表明,晚治疗的病人罹患癌症的风险更高,而早期治疗可降低患癌风险;早治疗能帮助减慢病毒整合细胞克隆扩增的速度,减少稳定和持久性储存库的形成,延缓或减少对免疫系统的破坏。
艾滋病属于一种慢性致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一直以来都是非常棘手的医学难题,至今科学家们仍未研发出可以预防艾滋病的疫苗。10月26日,在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现场,山东大学医学院研究员、齐鲁青年学者康东伟带来的团队创新项目抗艾滋病1.
在12月17日发表于《细胞》的一项研究中,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教授何玉先团队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薛婧团队合作,发现了艾滋病的强效治疗和预防药物,探寻了HIV病毒的“老窝”,初步揭示了病毒潜伏库特征和免疫控制机制。
来源:【海报新闻】海报新闻记者 杜虹晓 毕胜 烟台报道艾滋病被我国“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列为10类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让科学家们都束手无策,至今仍未研发出可以预防艾滋病的疫苗,和彻底治愈的药物。
美国《科学》杂志12日公布其评选的2024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一种注射给药的抗艾滋病病毒药物以“卓越的预防感染能力”获评年度头号突破。中国科学家发现的迄今最古老多细胞真核生物化石成果入选。2023年12月1日,人们在斯里兰卡科伦坡参加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
记者3月21日从北京协和医院获悉,该院感染内科李太生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以中药雷公藤多苷改构研制的国家I类新药羟基雷公藤内酯醇,对于长期抗病毒治疗后免疫重建不佳的艾滋病患者,可有效提升其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
e公司讯,据艾迪药业消息,艾迪药业将在2024年英国利物浦国际HIV药物临床药理研讨会报告艾诺韦林(艾邦德®)系列临床研究成果。艾诺韦林(Ainuovirine,ANV)于2021年6月获批上市,是中国自主研发的首个抗艾口服新药。
11月27日电 (程毓)近日,武汉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张同存、顾潮江两位教授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证书,发明名称是“一种治疗HIV(艾滋病病毒,笔者注)感染的嵌合抗原受体的重组基因构建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