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维诺在《新千年文学备忘录》中指出,二十世纪文学作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结晶体,一种是火焰。这是两种归类事实和理念、风格和感情的范畴。卡尔维诺自称是代表创新的结晶派,他的小说风格追求形式创新,追求哲理性、图解性和制作性,强调精确和简洁。
《鼠疫》虽是加缪的代表作,可真正为加缪第一次赢得世界性声誉的作品则是1942年出版的《局外人》。《局外人》讲述了主人公默尔索在一个荒谬世界里的种种荒诞经历和体验,从参加母亲葬礼到偶然成为杀人犯,再到被判处死刑,默尔索似乎对身边发生的一切都无动于衷,冷漠而孤独地存在着。
《局外人》酝酿于1938年至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加缪26岁,此时他已在亲友的资助下完成了大学学业,专业是哲学。阿尔贝·加缪的《局外人》通过塑造莫尔索这个行为惊世骇俗、言谈离经叛道的"局外人"形象,充分揭示了这个世界的荒谬性及人与社会的对立状况。
刚刚读完了《局外人》,这本书的篇幅并不长,只有五六万字,小说描述的故事其实也很简单:因为从表面看,加缪是在歌颂默尔索这种因为不愿说假话、因为所谓的真实而与世界格格不入的人,可就像傅首尔曾经开玩笑说的那样,“李诞只告诉我们人间不值得,但我们能去哪儿,他没说。
我的灵魂与我之间的距离如此遥远而我的存在却如此真实最近读《局外人》,我是一口气读完了的。读的过程中一种莫名的震撼一直伴随着我,读完之后,我整个人都不好了。《局外人》讲述的就是一个荒诞却又十分真实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