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国内的科技工作者而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无疑是最具有分量的一份基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意义不仅仅是获得一笔科研经费,最重要的是这代表了自己的学术水平受到了国内同行的认可。笔者今年有幸函审了十份标书,站在一个评审者的角度与大家分享一些基金申请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2007年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87号公布 2024年11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96号修订)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使用与管理,提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使用效能,加强基础研究,培养科学技术人
作者| 于强 杨小东 秦四清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截止时间为4月20日16时,各位的本子写得如何了?在最后的12天里,如何修改、完善申请书,会让评委眼前一亮?下面3位科学网博主都参与过基金本子的审阅和评审。他们从自身体会出发,讲解了青基、面上和优青本子存在的一些通病,并提
今年8月底,山东大学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海增,因突发心梗去世,年仅34岁。媒体报道称,据李海增的社交媒体内容及朋友回忆,近年来他多次表达“焦虑”“好累”“卷不动了”的情绪,也因为工作强度大而疏于运动、透支身体,有时甚至连续工作36个小时。
很多项目现在评审都是把申请者所有信息屏蔽,评审人只看到申请本子,根据申请本子质量来判断,硕博士论文和投稿论文评审也是匿名、职称评审代表作也是匿名,为何国家基金要把申请人单位、申请人简历写清楚,这样会导致学术小圈子和利益交换,对很多有水平的申请人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