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阶段性建成的世界首个电磁推进地面超高速试验设施——“电磁橇”设施,在济南成功运行,随着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电磁橇有助于解决将对高速地面交通、航空飞行器等高速先进装备研发领域的一系列技术问题。
10月20日,科技日报记者从山东产研院获悉,由该院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济南市政府三方共同设立的齐鲁中科电工先进电磁驱动技术研究院重大创新项目——世界首个“电磁驱动地面超高速试验设施——电磁橇”阶段性建成并成功运行。
中国在技术领域的进步不少,只是伴随着好消息越来越多,一些消息可能引不起人们的关注,比如:在10月20日时,中国公开报道,已经建造了全球首个电磁橇,或者说,电磁推进地面超高速试验设施,简单缩写为:电磁橇。
这个速度算是非常厉害了,虽然比不过超音速战斗机,但这个利用“电磁撬”加速指的是在地面加速,而目前全球量产的速度最快的跑车也不过每小时550千米左右,已经投入运营的速度最快的高铁也不过每小时400公里左右,能够将一吨多重的物体加速到每小时一千公里以上,这个“电磁撬”显然不简单!
开栏的话“你是山东人,那你会不会开挖掘机?”“挖掘机梗”虽然无意间将山东深厚工业底蕴简单化,但也体现出对山东工业的认可。作为中国唯一一个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山东是名副其实的工业大省和制造业大省。
3月13日,山东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支持磁悬浮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八条措施》。会议强调,加快培育发展磁悬浮产业,大力支持创新平台建设、原创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优质企业培育、产业集群发展,加强标准体系和品牌建设,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加大磁悬浮产品推广力度,强化金融、人才等保障支撑,提高磁悬浮产业发展质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据央视新闻10月20日消息,近日,阶段性建成的世界首个电磁推进地面超高速试验设施——“电磁橇”设施,在济南成功运行,对于吨级及以上物体最高推进速度可达每小时1030公里,创造了大质量超高速电磁推进技术的世界最高速度纪录。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路上遇到的一个开放型命题。 自从中央提出这个发展命题之后,全国各地都在绞尽脑汁“答题”——因地如何“制宜”?这场统一命题的“全国卷”赶考,同样的试卷、同样的难度、同样的时间,摆在了“全国考生”面前,人民又一次当上了“阅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