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中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是能够大大提高战斗力的,但是如果稍加不慎,还将对自己造成巨大损失,杀敌一千自损八百。1938年6月9日上午8时,随着几声巨响,滚滚黄河水夺堤而出。顿时,上百万人死于洪水,五百万人流亡他乡……当时,沿陇海线积极西进的日军只得转向南京、安庆,沿江而上以攻武汉。
在某乎上看到这样一个热点话题,为什么没有人试图把黄河拉回故道,入海口重回黄海?翻开中国地图,从豫东,到皖北苏北这一片大平原,本该十分适合农业发展,即使达不到鱼米之乡的水平,解决温饱,自给自足也应该绰绰有余,但是黄河夺淮入海后,淮河水流不畅,直到建国前这一代经常发生水旱灾害,一受灾就赤地千里,饿殍满地,活着的人成为流民,贼寇,甚至爆发农民起义,重八大佬就是这么起家的。
对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来说,11月是观鸟的最佳季节。这片湿地是众多候鸟迁徙、越冬和繁殖的基地。作为黄河最下游的一片湿地,黄河口承接了整个黄河流域输送来的物质流和生态流。它的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整个黄河流域的生态健康状况。
今天趁天气凉爽又和老公来黄鹿山一游。这是位于小浪底水库边的一个小景区,以前基本处于原生态状态,没想到几年没有来,景区竟然变化这么大。沿着水库边的路已经重新整修一新,并与黄河绿道的标识统一。正值雨季,绿树葱茏,烟雨蒙蒙,涛声阵阵,忽然间不知身在何处,有在海边江南的错觉。
黄河下游分成多支的局面至1546年以后基本结束,“南流故道始尽塞”,“全河尽出徐、邳,夺泗入濉”。因而对黄河的治理主要着眼于固定河道,防止河水北决,当时治河方针是确保不北决冲运,“若南攻,不过溺民田一季耳。是逼之南决之祸小,而北决之患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