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姚广孝是为了造反而造反,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验证自己的能力,查看自己智谋的水平。说白了,就是以造反行为来让别人知道他的水平。结果他成功了,但为此付出的代价太大,得不偿失。晚年的姚广孝也许也感到了迷茫。
根据史料记载,姚广孝公元1335年出生于江苏吴县,时逢乱世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他把这一切都看在眼中,也记在了心底,从此发奋读书,不得不说,姚广孝的天赋还是很强的,他不仅聪慧过人,而且十分勤奋,这样的人想不成才估计都很困难。
他家境殷实,世代行医,街上偶遇一位得道高僧,看其被众星捧月,便不顾家人反对扔下书本,毅然出家。他聪明伶俐,钻研佛法,几年之内就学有所成,成为高僧后却又嫌佛法教导人淡泊名利,拜了一位道家的师傅学习阴阳八卦权谋之术,结交名士。
古时候的出家人和现在是有些不一样的,在那个时候,一些高僧更有深度,也更加神圣,因为他们代表着对信仰的坚定,唐代高僧辈出,玄奘法师终其一生,将大乘佛法带回去,对佛教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鉴真东渡日本传教,经历了几次台风,眼睛瞎了,但他的信念依然坚定,不过,也不是每一个和尚都有着这样的境界,在历史上,也有不少披着和尚外衣逍遥法外的人存在,他们是谁?
姚广孝,明朝初年的一位神秘人物,他身兼儒、道、佛三教,被誉为“三教皆通”。然而,他却因其独特的行为举止和历史地位而被后世称为“黑袍妖僧”。为什么他会获得如此称号呢?姚广孝出生于明朝洪武年间,原是一名普通的僧人,后因才学出众而被明太祖朱元璋选拔为僧官。
后来追随在燕王朱棣的身边 , 鼓动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 , 夺取了 建文帝的江山 , 被后世称为 “ 黑衣宰相 ” 。我认为姚广孝真正成为了 “ 一怒而诸侯惧 , 安居则天下息 ” 的大能 , 彻彻底底的以天地做棋盘 , 以众生 做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