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忻州11月27日电 题:黄河入晋第一县山西偏关:立足生态本色 增厚民众致富成色作者 吴琼从荒山秃岭到绿水青山,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一代代人肩挑手扛,潜心“造绿”。27日,“江山如画”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山西)启动。
黄河天翼观景台偏关,山西省西北边陲的山区县,也是黄河入晋第一县。11月15日,“忻发展·新气象”央媒看忻州采风活动来到忻州偏关县。冬日的早晨,迎着朝阳驱车行驶在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上。一路上,梯田层层叠叠,山下黄河滔滔。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偏关县,这座山西西北边陲的山区县,地如其名,的确有点偏远。这里不通火车,采访团从太原驱车一路北上,五个小时才到目的地——偏关县万家寨镇。本以为这塞外之地会风沙很大,但其实,那已经是三四十年前的老黄历。初识偏关,绿水青山相迎。
历经两次提速,用时七年,山西省黄河、长城、太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于2024年10月18日实现全线贯通。这标志着山西省在仅占全国1.6%的版图上,建设完成了国内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全域旅游公路网,联结起了畅游三晋大地的“万里山河振兴路”。
来源:央广网【编者按】今年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5周年,为了讲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山西故事,央广网山西频道继2022年、2023年推出《我家就在河边住》大型融媒体主题宣传活动第一季、第二季后,于11月19日起正式推出第三季。
#秋日生活打卡季#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大江南北,秋风一起,色彩就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从深深浅浅的绿色,过渡为绚烂的暖色调,秋天一定要做的事情,就是站在丰收的田野里,感受自然的力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轮换,最让人喜悦的就是秋季。
来源:中国新闻网 从客流量少到人气翻倍;从传统人工管控到远程智能管控;从在马路上打电话到在家和家人视频、上网……进入5G时代,数智赋能,小乡村焕发新生机。夏日时节,从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出发,沿着山路蜿蜒前行,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五铺梁村映入眼帘。
黄河新闻网忻州讯(记者付秋杰)近日,来自山西传媒学院的140余名师生走进中华长城古堡第一县——偏关县,开展了为期6天的研学采风创作。期间,累计全网发布教学成果1800+条,累计曝光300W+次,通过县校合作打造县域文旅宣传新阵地。
本报讯(记者王秀娟)9月27日下午,偏关县举行以“生态偏关·绿色未来”为主题的农文旅融合主题推介活动。偏关永奥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偏关联众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偏关县益生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及偏关县文旅星推官分别上台对偏关的“特”“优”农产品及旅游路线进行推介。
5月的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如黄河边上一条绚丽的丝带,串联起偏关、河曲、保德等地,一路行进,山河秀丽,景色宜人。为守护“一泓清水入黄河”,忻州市税务局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注入“税源活水”。
新华社太原9月19日电题:青山绿水入画来——山西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侧记新华社记者魏飚、柴婷滔滔黄河水,在山西蜿蜒前行近千公里,穿行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既形成了气象万千的绝美景致,也伴生着治理难题。
偏关县按照省、市工作部署,坚决打好“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以只争朝夕的干劲、持之以恒的坚守,确保“一泓清水入黄河”,筑牢黄河流域生态防护屏障,坚决扛起黄河入晋第一县的“首站首责”,为建设美丽山西、厚植生态底色贡献偏关力量。立足区位,精准定位,扛牢“首站首责”。
地处晋西北的偏关县,是黄河入晋第一县,内外长城在这里交会,一次“握手”碰撞出风景无数。为欢度新春,全方位展示偏关年的独特魅力,叫响“中国年·偏关味”民俗文化品牌,“相约忻州过大年——中国年·偏关味”民俗文化系列活动近日在偏关县盛装启幕。
2024年,偏关县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按照市委“七大能级同步跃升、五个方面实现更大突破”的发展思路,立足自身优势,抢抓战略机遇,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绿色新能源、绿色文旅业“三绿”产业,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走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偏关路径。
生态美 环境优偏关县城偏关县位于山西省西北部,地处黄河中游,北靠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接壤,西临黄河与内蒙古准格尔旗相望,南与河曲县、五寨县相连,东与神池县和朔州市平鲁区毗邻,总面积1685.4平方公里,辖6镇2乡150个行政村、6个社区,人口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