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在南阳郊区还能找到这样一处地方:既能享受田园风光,还能采挖菠菜、上海青等青菜,价格随便给就行。近日,有不少市民纷纷慕名来到城郊这样一家农场踏青。 昨日上午,记者沿南邓公路来到卧龙区潦河镇镇卫生院南侧的绿源家庭农场,清新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而农场早早地迎来了大大小小的客人。
依托丰厚农业和人口优势,南阳市抢抓舌尖上的新风口——竞逐预制菜万亿蓝海民以食为天。从古至今,一米一饭既关系民生需求,也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如今,随着消费升级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便捷又美味的预制菜成了行业“新宠”。
本报记者 杨远高 摄本报记者 杨远高 摄南阳市首批“豫农优品”商标及标识使用人名录为18个使用人名称、35个产品,3个国家级企业类型、8个省级企业类型,2个4A等级企业、6个3A等级企业、10个2A等级企业。
立冬时节,走进南阳市宛城区瓦店镇众诚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育苗大棚,顿感暖意融融,一垄垄大葱、香菜正拔节生长,绿意盎然。工人们穿梭其间,或查看长势,或进行管护,享受着大棚种植带来的甜蜜生活,一幅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美好“丰”景映入眼帘。
立冬时节,在南阳市宛城区瓦店镇白营村的田间地头,1500余亩荠荠菜鲜嫩翠绿,喜获丰收。村民们忙着将荠荠菜采摘、装运,送往当地的农业合作社。“家里种了将近7亩荠荠菜,每亩地能产3000到4000斤,今年行情不错,每斤出售价在1块6左右。
河南经济报记者张治中 通讯员李善喜 张云凯“过去,俺这儿一年只种一季春花生,收罢花生闲半年,今年俺一改老传统,春种花生秋种菜(野菜),你看,这4亩多荠荠菜长得多水凌,预计亩产3000多斤,最低能卖2000多块(钱),4亩就是12000元块(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