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世界环境日当天,一项创新的环保行动在珠穆朗玛峰展开。我国制造的运载无人机首次在珠穆朗玛峰南坡地区进行了无人机高海拔运输测试,创造了民用无人机最高运输纪录,也为运载无人机在高海拔地区提供物资运输保障、清运垃圾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尼泊尔军队6日表示,今年对珠峰地区的大清理已经持续了55天,目前从珠穆朗玛峰和另外两座喜马拉雅山峰——努普兹山和洛兹山上清除了11吨垃圾、四具尸体和一具骨架。据估计,珠穆朗玛峰上有50多吨垃圾和200多具尸体。
来源:环球时报 尼泊尔《加德满都邮报》8月4日文章,原题:中国无人机将把废弃物从珠峰的山坡上运走今年秋天,尼泊尔将部署重型无人机,从珠穆朗玛峰以南6812米高的阿马达布拉姆峰运送废弃物。这将是无人驾驶飞行器在尼泊尔高海拔地区进行的首次商业作业。
界面新闻记者 | 陈升龙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每年的3月初至5月末春季,是攀登“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的黄金季节。自1992年首次商业登山以来,8848.86米的海拔吸引着越来越多人挑战体能和意志的极限。新冠疫情过后,每年约有800人试图分别从十多条路线登顶珠峰。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征服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是每个极限运动者的梦想。虽然稍有不慎付出代价就是生命,但每年仍有无数人慕名而来,而且根据数据显示,珠穆朗玛峰的游客一年比一年多。
来源:工人日报 冈仁波齐山脚下的村庄建起“垃圾银行”,珠峰大本营所在县与登山管理机构签订环保协议。6年间,珠峰景区及沿线清运垃圾3000余吨——“靠山吃山”如何端稳“生态碗”?西藏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生态环境也非常脆弱。
前言珠峰变粪坑?在大家的印象中珠峰应该是白雪皑皑,洁白神圣的地方。但是谁能想到随着游客的增多,珠峰也渐渐变了番模样。无数的垃圾粪便在珠峰上堆成另一座小山。以至于寒冷的珠峰都开始“散发恶臭”。引得官方直接发飙,自己的大便自己带走!那么珠峰究竟是怎样的盛况呢?竟惹得官方如此发飙?
2018年12月5日珠峰大本营关闭不再对外开放,19年2月14日,关于“珠峰无限期关闭”的消息在各大平台刷屏。对此,西藏自治区有关部门表示,西藏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珠峰保护区”)将继续有条件开放,依法合规的登山活动仍可进行,网传“珠峰景区永久关闭”消息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