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苏州中学公布其赴高校招聘2025年应届高层次优秀毕业生录用名单。名单显示,苏州中学录用的13名毕业生中,清华大学毕业生6人,北京大学毕业生4人,博士毕业生8人,硕士毕业生5人,并无一人是师范专业毕业。
“只有好好读书,才能考个好大学,以后找份好工作,出人头地。”这样的话,在无数父母长辈“望子成龙”的殷切期盼和无数学子“十年寒窗”的力学笃行中被反复固化,仿佛已成为了不争的事实。而名校、学历这两个词汇也早已和专业、薪酬甚至未来挂钩。高学历是否就意味着一切呢?
这个冬天,“高学历”羽绒服火了。北京大学日前发表声明称,商标标识被冒用于羽绒服产品,已对两涉事公司提起行政投诉。记者调查发现,如今高校内文创品牌店铺羽绒服热销,然而线上有厂家宣称可不挂商标牌,“定制”名校羽绒服。
近日,江苏省苏州中学公布招聘名单,录用的13名毕业生全部是硕士或博士,其中清华北大10人,无一人是师范专业毕业。这件事情引发了媒体和网友的热议。赞成此举者认为,名校高学历毕业生的底子比师范类院校毕业生更高,更能教出高分考生。
在不少人的刻板印象中,“高材生”就应该是往“高处”走,高学历到基层有点“大材小用”了。近年来,各地县市区公务员队伍中,硕博研究生占比逐年上升,而且引进高学历的人才力度也在持续加大,这符合国家人才发展规划。
近日,江苏省苏州中学公布其赴高校招聘2025年应届高层次优秀毕业生录用名单。名单显示,苏州中学录用的13名毕业生中,清华大学毕业生6人,北京大学毕业生4人,博士毕业生8人,硕士毕业生5人,并无一人是师范专业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