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陈松2025年2月,一则“小鹏汽车L3级自动驾驶致死案”的判决谣言在社交平台疯传,文中煞有介事地描述“车企担责70%”“法规全面重构”,甚至被冠以“国内首例”标签。然而,经警方查证,这不过是网民闫某某为赚取流量,用AI技术“洗稿”炮制的虚假信息。
AI(人工智能)在便捷人类工作、生活的同时,其双刃剑效应也日渐被重视——有人利用生成式文本技术制造虚假资讯、有人利用“深度伪造技术”颠覆视听真实边界、有人利用“智能仿生体”编织骗局以假乱真……今年春节期间,一名用户假冒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发文,后被证明是AI生成的虚假内容
2024年10月,一则标题为“大妈摆摊卖水果被罚16万,监管局回应不交就罚145万”的文章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引发众多网民关注和议论。经调查,这篇文章是一家公司AI炮制出来的,它的背后,隐藏着怎样一个产业链?
2025年1月20日,记者从广州公安获悉,2024年,广州警方打深打透黑客攻击破坏、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源头性犯罪和“网络水军”“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各类网络突出“乱象”,共侦破网络案件450余起,抓获1100余人,依法刑事拘留980余人;共清理处置各类违法有害信息28万多条、
为何这些网文读来似曾相识三人用AI软件生成近10万篇虚假文章牟利被公诉今年4月初,有专业媒体发布了一篇关于“骨灰房”的调查报道,引发广泛关注。很快,网上就出现了一篇“上海市宝山区也有骨灰房”的文章,说得有鼻子有眼。
“公安部网安局”微信公众号2月20日消息,工作发现,2月12日,一则“广州法院对一起某品牌汽车L3级自动驾驶追尾事故作出首例判决”的网络谣言在网上广泛传播,引发舆论关注,造成不良影响。公安机关网安部门迅速开展核查。
工作发现,2月12日,一则“广州法院对一起某品牌汽车L3级自动驾驶追尾事故作出首例判决”的网络谣言在网上广泛传播,引发舆论关注,造成不良影响。公安机关网安部门迅速开展核查。经查,2月12日9时47分,网民“CHE车说道”在某平台发布一篇《L3级自动驾驶首例判决!
2024年10月,一则标题为“大妈摆摊卖水果被罚16万,监管局回应不交就罚145万”的文章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引发众多网民关注和议论。经调查,这篇文章是一家公司AI炮制出来的,它的背后,隐藏着怎样一个产业链?
“公安部网安局”微信公众号2月20日消息,工作发现,2月12日,一则“广州法院对一起某品牌汽车L3级自动驾驶追尾事故作出首例判决”的网络谣言在网上广泛传播,引发舆论关注,造成不良影响。公安机关网安部门迅速开展核查。
3人团伙用AI软件对网络热点文章进行“洗稿”,还四处招募网民成为学员,发布这些充斥着虚假信息、编纂内容的文章,以此牟利。殊不知,这样的行为已经涉及违法……12月24日,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一审开庭审理了这起案件。
来源:新闻晨报 三人团伙用AI软件“洗稿”网络文章并招募网民成为学员进行发布经AI拼凑的内容却充斥不实信息甚至滋生了谣言2025年1月23日,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对该案作出一审判决,三名被告人均犯非法经营罪获刑。
自4月23日开始,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重点整治“自媒体”造热点蹭热点,制造以假乱真、虚实混杂的“信息陷阱”等突出问题。近日,西安警方就破获了一起网络谣言案。
我是一名刚刚来今日头条发文的新手一枚,现在网络上铺天盖地对于人工智能的宣传真的非常厉害,30秒出一篇文章,给个标题或者想写的内容,马上能给你输出一篇观感上还不错的文章,这些文章通常语句通顺,逻辑也很缜密写出来的文章第一眼看确实很像一回事。
最近,一种新的抄袭手法“洗稿”在互联网上开始兴起,有人甚至说自媒体“洗稿时代”来临。所谓“洗稿”就是对别人的原创内容进行篡改、删减,使其面目全非,但其实最有价值的部分还是抄袭的。通过“洗稿”,可以短时间炮制出所谓的“爆款文章”,并从中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