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受煎熬的缓刑的日子终于结束了,如释重负!作为一个过来人,给那些正处于缓刑期间的人忠告一,缓刑期间,在没有请假的情况下,千万不要离开你所在的县市,连续被发现三次,对不起,收监!二,缓刑期间千万不要犯事,一次也不行,被发现了,收监!
抚州法院网讯 缓刑期间,关停手机玩失踪,还涉嫌犯下新罪。日前,资溪县法院裁定撤销了一起缓刑判决,决定对周全斌收监执行原判一年有期徒刑。2015年8月31日,周全斌因故意伤害罪被资溪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缓刑一年,实行社区矫正。
GPS实时定位,每次可查询近三天内的运行轨迹。每个矫正对象一本台账,每月上交一次思想汇报。台账里详细记录着矫正对象的基本情况中国江西网讯 记者孙娟报道:“这位是在贵溪流口司法所进行社区矫正的孙某,现在正在泗沥镇。
长城网廊坊7月27日讯(记者 刘振山)社区矫正人员可掌可控历来是司法部门的一个难题,今天记者从霸州市获悉,该市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社区矫正人员实施手机定位,探索出一条新的管理方式,目前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
为规范社区矫正工作,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动态化监管、教育和帮扶,东区司法局按照《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四川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试行)》以及《攀枝花市社区矫正信息平台暂行管理规定》等相关文件要求,在元旦节后,组织各司法所全面开展了针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手机定位动态管理工作。
中国网四川遂宁11月6日讯为不断强化全县社区服刑人员的帮教监管职责,从10月初开始,蓬溪县司法局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基层司法所对 “司法E通”社区矫正信息管理平台和手机定位使用进行了全面自查清理,以健全完善手机定位监管平台,避免脱管、漏管现象的发生。一是指定专人负责。
沭阳网讯 为配合沭阳县司法局对全县矫正人员定位手机专项整顿管理活动,沭城司法所近日对辖区内近160名矫正人员实行了定位手机从严管理办法。一是有效使用系统管理功能。矫正工作人员每日登录信息管理平台,掌握动态,及时发现和处理手机定位异常现象,并做好记录。
新闻背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社区矫正制度”,将其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总体布局。今年5月27日,司法部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召开了全国社区矫正工作会议,对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工作作出部署。
六安新闻网讯 3月11日,我市发生了一起刑满释放人员持枪劫持人质案件,事件暴露了司法所工作中的一些不足之处,为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管理,严防社区矫正人员脱管、漏管,近日,舒城县桃溪司法所采取多种措施,强化社区矫正人员定位手机监管工作。
2020年3月,岚县司法局正式启用社区矫正电子定位手环定位监管系统。通过电子定位手环定位监管系统,可实现对社区服刑人员24小时跟踪定位,定位频率达到30分钟/次,从根本上杜绝了社区服刑人员脱管、虚管现象的发生。
什么是社区矫正?社区矫正是指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其原来生活的社区中服刑,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