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易水,今为中易水,西南源于河北省易县西部山区,上源多条支流汇于安格庄水库,再由水库向东流,经燕下都故址南,在周任村出易县进入定兴县,在北河店与北易水,入南拒马河,全长130公里。
【史说雄安】②慷慨悲歌:“易水送别”的雄安往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唐高宗仪凤四年(679年),因上疏触怒武则天而下狱的大诗人骆宾王遇赦出狱,受命奔赴幽燕(今河北北部,包括雄安新区)戍边,路过易水写下了这首怀念荆轲的《于易水送人》。
易县,是千年古县。易县之名源于“易水”,历史上荆轲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就出自这里。易县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2005年被联合国首批命名为“千年古县”。易县,还是“太行山最绿的地方”。
多年以前,我去河北审计时,曾去过位于唐山市遵化市的清东陵,当时就曾被这座中国现存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得体的帝王陵墓建筑群深深震撼。当得知易县永宁山下还有自雍正时起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清西陵时,一直心怀向往。
#古城新韵 乐游保定##美如画卷张家口等您来##秋游河北悦山河##多彩旅行·畅游河北##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公元前227年,易水河畔,一曲绝唱写就千古悲歌。
这些土墩究竟是干什么用的,一直是个谜团,而人们也想当然地以为其中都是土,但是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和雨水冲刷,土墩上的土层开始脱落,尤其是近几年的一次特大暴雨冲刷后,土墩露出了真容,但是场面却令人不寒而栗。
河北日报客户端 易水湖。易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供图■ 易县名片易县,位于河北省中西部,隶属保定市。古称易州,因易水而得名。易县是人文古县,可考证的人类历史能追溯到8000年前的北福地史前文化。全县有300多处古文化遗存,43处国家、省、县三级文保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