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岁的张桂梅身患骨瘤、风湿、肺纤维化等多种疾病,每天都要大把大把地吃药,还要在双手、颈背贴满止痛膏药。即便身体已大不如前,连爬楼梯都十分吃力,但每天清晨,她都会坐着宿管员的电动车,来到教学楼为学生们开灯。
袁承晔,和溪镇马鞍完小的一名普通老师。“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阅读对于一个学生成长和成材的重要性。自走进校园,站上讲台以来的十四年间,我都倾情致力于学生阅读的普及和推广。”袁承晔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阅读,是丰富生命的养料。
用诗歌为孩子点灯,她获评“中国好人”2023年三季度,湖南共有9人(组)光荣上榜“中国好人榜”李柏霖将诗歌课堂搬到教室外,让孩子们与大自然对话,感受周边的世界。(资源图片) “棉花吐出了丰收”“葡萄像一串串紫色的珍珠”这些书写秋天的句子,出自一群八九岁孩子的笔下。
近年来,孤独症谱系障碍(以下简称“孤独症”)越来越多地走进大众视野。这些被称作“来自星星的孩子”,有着自己的宇宙,他们接受教育、融入社会的过程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支持。但对于家长、教师来说,如何尽早发现孤独症儿童?如何及时干预?这些问题依然迫切需要指导。
版面导航第1版头版A 第2版要闻A 第3版要闻A 第4版深度·关注A 眼盲已是事实,不能再让孩子们心盲 “我为盲童捐本书”活动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归元禅寺住持隆印法师发声——“让我们一起为盲孩子点灯照亮”归元寺住持隆印法师关注本报报道。
4月2日由毕节市残疾人联合会发起多家单位共同举办的“让爱来,让碍走 壹基金蓝色行动”暨毕节市第十六个“世界孤独症关注日”主题公益活动在七星关区举行毕节日报社 摄活动以主题倡导日健步走蓝信使行动倡议书派发融合击掌行动以及宣传短视频投放等形式呼吁社会关注并帮助孤独症群体早上9点迎着阳
“三种课堂”助力孩子成长活色生香的艺术课程,让孩子们喜爱不已红网长沙5月27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李蕙蕙 通讯员 杨松林)每周二下午第一节课,“开窗人”准时赴约,逐班巡讲,就像令孩子们惊喜的天使,捎来智慧厚礼。孩子们呢?
2月20日,沐浴着早晨的第一缕阳光,在宽阔漂亮的绿色操场上,全校1800余名学生聆听着让人振奋、激动满怀的思政课,这是河津市第四初中每天早操后全校集体上思政课的一个场景,也是校长王永红三年来坚持不懈带头上好思政课、倾力奉献教育的真实写照。
楚天都市报讯图为:王雅芬(前)和高柏兰对孩子们很有耐心文/图:楚天都市报记者李丽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聋,却对声响充耳不闻;他们不盲,却对周围人与物视而不见;他们不哑,却不知该如何开口说话。这些自闭症患儿被称为“星星的孩子”。
今年27岁的姜颍桃,2020年9月参加工作,刚踏上工作岗位就选择当班主任,她说:“班主任虽然是一项琐碎复杂的工作,但却是离孩子和家长距离最近的工作,我想用我的实际行动让学生和家长喜欢我,带动学生和家长认真学习、共同进步。”
练婵君带领孩子阅读。河头镇中心小学校园环境优美。提灯引路,春风化雨。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也是学生成长的指引者。练婵君是河头镇中心小学副校长,从新人教师到云浮市名校长,她给人的印象就是一头“孺子牛”:从业25年,她几乎没有离开过讲台。“勤奋、奉献,要让别人认可才算是真正做到。